生物防治 北港小番茄產量增3成

農改場去年向日本取經,以種植醉蝶花再導入生物防治「菸盲椿」。(記者李文德攝)
農改場利用天敵「菸盲椿」抑制銀葉粉蝨 不需噴農藥 成本減半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為降低銀葉粉蝨對小果番茄危害,去年從日本取經以種植醉蝶花再導入銀葉粉蝨天敵「菸盲椿」的生物防治,去年約三十五公頃小番茄溫室受惠,農改場日前在雲林北港青農蘇員億果園舉辦觀摩會,青農說,導入後產量增三成、生產成本少五成,現在已不需噴灑農藥,有極大好處。
採收時間也延長3個月
廿七歲蘇員億五年前返鄉在○.三公頃溫室中種植小番茄,他表示,常遇到銀葉粉蝨會吸食植株養分,更會將番茄黃化捲葉病毒透過刺吸過程傳播,受感染的植株會呈現生長不良、果實無法正常轉色等,種植三年後,開始嘗試生物防治,導入銀葉粉蝨天敵「菸盲椿」,近期農改場輔導種植醉蝶花,以無毒、生物防治的方式種植小番茄。
觀摩說明會 上百名農民參與
蘇員億說,現在小番茄每顆「頭好壯壯」外,因為沒有銀葉粉蝨危害,產量增加三成,更成功將小番茄採收時間延長二至三個月,且過去需要定期噴灑農藥,所花費的費用不少,如今使用生物防治下,現已不需噴灑農藥,加上減省人工、資材,生產成本大幅減少一半,更讓消費者們食得安心。
台南農改場日前在蘇的果園前舉辦觀摩說明會,吸引上百名農民前來參與,農民對菸盲椿及醉蝶花等生物防治作法很有興趣。
種植醉蝶花 維持菸盲椿族群
台南農改場長陳昱初表示,農改場二○二○年起研究菸盲椿操作方式,經多年試驗推廣,現已廣為小果番茄農民接納,去年更從日本取經,種植醉蝶花來長期維持菸盲椿族群,去年雲嘉南地區約卅五公頃果園受惠,雲林目前估計約五公頃,盼「雙管齊下」的生物防治能夠創造農民更大的收益。
陳昱初指出,目前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的「作物生物防治天敵補助作業」已開跑,以防檢署公布生物防治天敵名單為限,農民將購買補助資材的發票憑證交給轄區農會造冊,憑證所列金額補助二分之一,最高每公頃補助一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