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逾8千支電桿設於人行道上 游淑慧批如「攔路虎」

游淑慧指出,北市到處都有電桿、變電箱設立於人行道上,影響通行。圖為新光路一段25巷25號改善後。(新工處提供)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指出,北市共有超過8千支電桿設立於人行道上,但台電不積極配合做電桿地下化以及移位,讓這些電桿、電箱變成「攔路虎」。而北市府調查,佇立在人行道的電桿有215處、40處淨寬不足,市長蔣萬安表示,會先來盤點這些路段,要優先請台電移除的,會請台電提出移除計畫。
蔣萬安今(10日)赴議會市政總質詢,游淑慧表示,最近發生許多高齡危險駕駛事故,但一個安全的行人通行空間也很重要,她秀出民眾陳情影片指出,行人行走在窄巷當中,卻因為騎樓堆放的雜物,以及台電的電桿、變電箱等,不得已只能放棄人行道,走到馬路上與車爭道。
游淑慧批評,人行道本該是行人安全的庇護港,卻在這短短的路段當中充滿雜物,旁邊甚至還有小學,周邊家長推著小朋友只能走在車道上險象環生,近年拜託台電配合做電桿地下化以及移位,但台電不積極配合,讓這些電桿、電箱變成攔路虎。
她說,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幾年前起為台電電桿、變電箱進行道路普查,迄今僅查了約三分之一的30公尺以上道路,就查出567處變電箱置於人行道上,當中17處造成人行道淨寬不足;電桿方面共有215處,當中40處造成人行道淨寬不足,還有約7成道路沒有查完,數量只會更多。
她說,透過立委去了解,發現台電有超過8千支電桿在人行道上,過去台電改善進度緩慢,近期態度還更消極,要是民眾因為人行道不能走而受傷了,賠償要找誰討?要求市府硬起來,不要等全數普查完才處理,現在就要要求台電積極改善,至少要給出改善計畫。
新工處表示,2023年全面啟動人行道普查,針對人行道淨寬不足,去年起邀集造成淨寬不足設施所屬單位,每2週召開檢討會議研議改善方式、尋找合適遷移地點、配套措施等內容,並由各權責單位訂定期程及編列預算辦理改善。
新工處說,目前已完成路寬12公尺以上人行道普查長度805公里,電箱計1839處(64處致淨寬不足)、電桿計1025處(112處致淨寬不足),路寬未達12公尺,預計今年普查完成,將持續辦理缺失檢討會議追蹤及列管台電公司改善情形。

游淑慧指出,北市到處都有電桿、變電箱設立於人行道上,影響通行。圖為新光路一段25巷25號改善前。(新工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