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藍染節 藍鯨意象守護海洋

今年運用藍染與植物染技法,設計藍鯨、魚群、水母群等眾多海洋生物造型的藝術裝置。(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新北市「三峽藍染節」昨天開幕,今年以「永續.藍海」為主題,在三峽老街、歷史文物館及區公所周邊,透過藍染技法結合環保材料及運用錯視藝術,打造一片藍染海洋世界,還有大型「藍鯨」裝置藝術,本週起連續三個週末假日都有精彩活動,持續至廿八日。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藍染節開辦至今已有廿三年歷史,兩年前開始運用藍染技法,跨域發展大型藝術裝置,顛覆民眾對藍染只能染在布料上的刻板印象,也成功開創藍染藝術發展的新領域,今年主題選擇海洋生態系最大的生物「藍鯨」,象徵三峽藍染值得大家共同維護與支持,期盼透過創新及傳承,讓藍染傳統技藝孕育出新能量。
三峽區公所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議題,與藝術團隊自然色工作坊合作,運用藍染與植物染技法,利用大量回收材質及製程無污染的藍染染布,設計藍鯨、魚群、水母群等眾多海洋生物造型的藝術裝置,將三峽老街打造為一座夏日限定的海底古城,漫遊在藍染海洋之中。
系列活動包含十三日「藍染音樂會&文創市集」、「特展創作講座」及廿日壓軸登場的「藍染繪本分享會」、「街頭藝人表演&文創市集」,活動期間歷史文物館規劃「藍染節特展─永續與藍海」,展出藍染職人作品,另外,民眾到指定的工作坊體驗藍染DIY,可享限量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