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人行環境 板橋、蘆洲啟動「陽傘」計畫

新北市推「陽傘行動」,將以板橋區萬板路為示範點,提升綠地環境品質,右上小圖為改造前景觀,大圖為改造後的示意圖。(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板橋萬板路、蘆洲鴨母港溝沿線 縫合綠地、串接綠帶 提高綠覆率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為改善城鄉風貌,新北市針對都會區重要節點推動「陽傘行動」,提高綠覆率,降低都市熱島效應並美化環境,將以板橋區萬板路、蘆洲區鴨母港溝沿線為示範點,縫合綠地空間、串接綠帶系統,打造友善人行環境,目前展開初步規劃設計,預計明年向中央提案爭取補助。
萬福至文化兩廣場 塑造導風環境
城鄉發展局副總工程司李淑鈴指出,鴨母港溝為三重、蘆洲地區營造風廊帶的重要空間,西側臨二重疏洪道,周邊多為鐵皮工廠;水利局二○二○年推動鴨母港溝設施景觀改善工程,蘆洲區永安南路側已闢建人行道並種植樹木,不過,沿線的文化廣場與萬福廣場遮蔭處及可停留使用的設施較少,左岸人行道狹窄,未設置綠化帶,部分路段標線劃設位置不合理。
她說,鴨母港溝綠帶改善工程第一期施作範圍從萬福廣場至文化廣場,長度約五百公尺,內容包含人行空間、兩處廣場空間營造、照明與植栽工程,並調整標線與無障礙坡道位置。此外,廣場將增加沙坑、草皮等軟性或綠化鋪面,降低表面吸熱面積,並設置造型遮蔭設施減少日照,增設夜間照明。
工程經費粗估約兩千萬元,完工後可增加約四百平方公尺綠化面積,提升綠覆率二十%,塑造良好的導風環境,活化閒置空間,提供民眾運動、休憩的舒適步行環境。
拆欄杆、圍牆 串聯萬板路各公園
另外,板橋萬板路沿線公園眾多、綠地資源豐富,但現況有水泥圍牆、欄杆等設施阻隔,開放空間零碎未整合,部分綠地與周邊環境高低落差大,街角空間不足,綠地與人行環境分離。
李淑鈴表示,萬板路案工程規劃分四期,估計總經費約四千萬元,將整合莊敬公園、八德公園、永安公園與萬板路的畸零綠帶,縫合公園與人行空間,拆除欄杆或圍牆,打開公園自然景觀,營造街角廣場,提升綠地品質。
此案預計改善一千五百公尺長的人行道,完工後可增加約四千平方公尺綠化面積,提升綠覆率十二%。上述兩案已展開初步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