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愛收藏】鋼鐵的藝術 領略刀劍藝品之美
清乾隆扣鳴刀(複製品)(記者陳宇睿/攝影)
記者蔡瑞宇/報導
張力偉收藏刀劍藝品,甚至參與鑄造工藝、依據史書與古籍復刻古代刀劍,最後開始習練武藝;張力偉身兼製作者、收藏家、修復匠師與武術家4種身分於一身,對於刀劍藝品鑑賞的眼光兼具美觀與實用,獨樹一格。
收藏法規愛注意!
刀為單面開鋒(開鋒又稱開刃,指將「冷兵器」打磨處理使之鋒利的工序)、劍為雙面開鋒;刀劍藝品在骨董收藏中屬於雜項,不屬於生活用品,警方就會以較嚴格的標準看待刀劍藝品;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規定,雖然大部分可以輕易收藏,少部分的刀劍仍需跟內政部警政署申請刀械持有許可證(1把刀劍1張證,相當於刀劍的身分證)。
張力偉表示,需要申請許可證的刀規格為刀柄長超過15公分、雙手可同時握柄,以及刃長超過30公分者;劍的規格為劍刃長低於30公分者,即列入匕首的範圍,需申請許可證(劍刃大於30公分者則不在此規範內)。
值得注意的是,刀劍屬於武器範疇,即使不開鋒(通常古董刀劍也已經鏽蝕損耗到不鋒利了)也容易引起大眾恐慌,而觸犯社會秩序維護法,請勿在公共場合公然把玩,或炫耀、揮舞,建議刀劍收藏者在家把玩。
與刀劍結下緣分 集多重身分於一身
張力偉表示,父親是骨董收藏家,也是貿易商,對骨董中刀劍兵器的比重、尺寸非常有興趣,當時即與國際著名鑄劍師陳朝波相識並合作做生意,後來更是中華民國美術刀劍保存收藏協會的第一代成員。而自己與刀劍的緣分,最早可以回溯到20多年前,父親帶著童年時期的他去逛收藏家私人舉辦的刀劍精品展覽,開啟了他與刀劍的不解之緣。
父親在家中把玩、整理刀劍的身影,對於張力偉投身收藏事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啟蒙。張力偉大學時期就到刀劍藝品店打工,打下刀劍保養與修復能力的基礎,退伍後更到中國的刀劍藝品製作工廠,從事銷售、管理工作,忙碌之餘,張力偉開始投身歷史刀劍與各武術門派刀劍武器的製作,為了更貼近地了解客戶的收藏與使用需求,甚至實際練習武藝,兼具收藏者、製作者、修復者與武術家4種身分。
不只是收藏 精心保養同樣重要
骨董一般人摸不到,只能在博物館隔著玻璃觀看,但由於自己是收藏家,又曾經在鑄劍師陳朝波身邊修習過刀劍知識,所以張力偉無論在眼力、收藏經歷以及親手摸過的刀劍數目上,都有很深的基本功,骨董刀劍哪邊脆弱,應該怎麼拆解與保養都難不倒他,對於各式同時具備多用途的刀劍,也如數家珍。
張力偉提到,因為刀劍藝品屬於金屬器,日常保養方式,首重空間濕度的調節,濕度不能太高,以免金屬鏽蝕,濕度太低則會使刀鞘、刀柄的裝飾皮材受損,所以最好有一個專門陳列的房間,開空調給收藏品吹。
收藏就像尋寶 享受過程中的趣味
張力偉說,收藏就像尋寶,尋寶的樂趣就在於考證與做功課,初入收藏界,建議不要貿然購買,先縮減收藏範圍。比如說如果對清代古裝電影中常見的「扣鳴刀」、「腰刀」有興趣,就應該先做功課,先查清楚該刀種最流行的年代與地域,甚至使用者是平民或貴族,再針對該年代與地域會出現的材質(包含刀身的鐵、刀柄或刀鞘的木頭與裝飾用的繩、魚皮等),以及保存環境與技術等進行研究並做邏輯思考(如高級材料的刀鞘,配上很差的刀刃,就不合理)。簡單地說,收藏刀劍最大的趣味之處不在擁有或是有就好,而是探究的過程中所做的考證功夫。
一窺精彩藝品
清乾隆扣鳴刀(複製品)
輕薄刀身上有銀銅掐絲紋飾,白玉刀柄與珊瑚球刀墜,加上原產新疆的金桃樹皮劍鞘、鎏(音同流)金蓮花座,為乾隆皇帝的專用武器,貴氣凜然。
歐洲兩腳規短劍
原本只做為18世紀的歐洲長刺刀收藏,但張力偉偶然在保養時發現劍刃可以張開,宛若量角器,查證後才驚覺是砲兵測量砲管仰角專用;為砲兵專用短劍,近距離戰鬥時做刺刀用,打開來則能計算砲彈發射角度。
清代雙刃小腰刀
一鞘內含兩把短刀的子母刀型設計,拔完一把刀後,刀鞘還能拔出第二把刀迎敵;是古代刀匠為行商坐賈行走江湖防身需求而設計的巧思之作。
庫克力彎刀
尼泊爾特有刀種,因其反曲造型,也被稱作狗腿刀;用途極廣,尖端可以刺擊,彎曲刀身可以斬擊或劈砍,其較沉重的刀刃能造成很深的傷口,甚至能切斷肌肉與骨頭,尼泊爾士兵多在近距離戰鬥時作戰之用,故被稱為尼泊爾的國刀。
形意門麟角刀
麟角刀是「山西宋氏形意拳」特有的兵器。形似麒麟之角,雙刀尖、雙刃,在戰場上能刺能砍,易攻難防,用法多變,是中國古代稀有兵器;為張力偉親赴中國山西測量僅存的清代麟角刀,回台復刻而成。
少林混元劍
專為習武者而設計,是一把具有練習、表演、裝飾的全功能長劍。紫檀木柄鞘配上具立體感的白銅護手與劍首;劍刃以高強度韌性「馬氏體時效鋼」鍛造而成,是傳統武術劍與現代科技結合的產物。
細看特殊收藏
印度拳刃
本為古代印度教徒使特有的攻擊匕首,造型獨特,刀柄、刀身通體以鋼鐵鑄造;刀柄包括兩根橫柄,向上延伸出側桿,能與握住橫柄的手臂平行,多用於軍事行動。
百鍊花紋鋼鞭/鐧
門神尉遲恭與秦叔寶的招牌兵器,為中國古代傳統兵器之一,分量重,使用者需具一定臂力,通常做為打破盔甲之武器,步戰馬戰皆能使用,騎馬者更能藉馬奔馳的衝力來抽打敵人,威不可擋,張力偉表示,此對鞭鐧為陳朝波依據古代兵器器械圖譜製作的手工復刻品。
歐洲兩腳規短劍(記者陳宇睿/攝影)
清代雙刃小腰刀(記者陳宇睿/攝影)
庫克力彎刀(記者陳宇睿/攝影)
形意門麟角刀(記者陳宇睿/攝影)
姓名:張力偉。收藏時間:超過10年以上。收藏刀劍數量:包含完整刀劍與不完整的刀劍骨董零件破千件。簡介:中華民國美術刀劍保存收藏協會創辦人的第2代;張力偉於2006年入行,從事復刻古代兵器的鑄造工業,是刀劍工藝品的經銷商,也是收藏者。(記者陳宇睿/攝影)
少林混元劍(記者陳宇睿/攝影)
百鍊花紋鋼鞭(右)/鐧(左)(記者陳宇睿/攝影)
印度拳刃(記者陳宇睿/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