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恐龍新族譜 不再用臀部形狀分類

(路透檔案照)

(路透檔案照)

2017/03/24 06:00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科學家廿二日發表一項「革命性」研究結果,推翻過去一百三十年來根據臀部形狀把恐龍分為蜥臀或鳥臀的分類法,改推出全新的分類法;新分類法一改外界對恐龍演化的既定看法,包括恐龍可能並非起源於廣泛認定的南美,而是北半球的某些地區,例如蘇格蘭。此一研究結果已刊載於「自然」期刊。

恐龍目前被分為蜥臀恐龍與鳥臀恐龍,由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古生物學家斯利(Harry Seeley)在一八八八年確定,沿用至今。根據該分類系統,劍龍與甲龍是鳥臀恐龍,草食性梁龍與肉食性暴龍則是蜥臀恐龍。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班研究生巴隆(Matthew G. Baron)推翻該分類,並重新改寫恐龍族譜,其觀點獲得列名研究共同撰稿人的劍橋大學古生物學家諾曼與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專家巴瑞特的支持,還有大量恐龍解剖學特徵資料庫做為佐證。

巴隆一開始只是覺得某些鳥臀恐龍應該並不屬於該恐龍家族,而他改寫後的新恐龍族譜與原本的大異其趣,挑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教條。巴隆等人起初覺得,鳥臀恐龍與原本被列在蜥臀恐龍之下的獸腳龍有諸多類似,可能有共同祖先,稍後發現十九世紀的達爾文演化論捍衛者、生物學家赫胥黎也有類似看法,並將兩者列入同一組,稱之為Ornithoscelida。巴隆認為應該恢復使用此一分類名稱,而新的恐龍族譜就分為Ornithoscelida與蜥臀恐龍。

改寫後的恐龍族譜讓有相同特徵的恐龍歸在同一分支,使得古生物學家得以更深入一窺恐龍的起源。根據新的恐龍族譜,巴隆相信,恐龍起源於大約兩億四千七百萬年前,比原本以為還要早約一千萬年,而且出現於北半球而非南半球;第一隻恐龍可能是小型雜食性動物,靠雙後足移動,有可抓取東西的雙手。

巴隆的革命性觀點也許無法立刻獲得古生物學界的接納,然其龐大資料庫讓外界無法忽視他的主張,未來恐龍分類論戰恐怕不會就此打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