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19諾貝爾生醫獎 美英3學者獲獎

2019諾貝爾生醫獎由美國癌症學家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醫學家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和美國醫學家塞門扎(Gregg L. Semenza)共同摘下殊榮。(圖擷取自諾貝爾獎影片)

2019諾貝爾生醫獎由美國癌症學家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醫學家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和美國醫學家塞門扎(Gregg L. Semenza)共同摘下殊榮。(圖擷取自諾貝爾獎影片)

2019/10/07 17:4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19諾貝爾獎季今(7)日開跑,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在瑞典揭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由美國癌症學家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英國醫學家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和美國醫學家塞門扎(Gregg L. Semenza)共同摘下殊榮

卡羅琳學院諾貝爾大會(The Nobel Assembly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今日宣布,凱林、拉特克利夫和塞門扎獲得今年諾貝爾生醫獎,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量。諾貝爾大會表示,3人研究成果揭露了細胞如何適應不同氧氣供給的分子機制,為對抗貧血、癌症、以及其他許多疾病建立了新策略。

凱林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目前是哈佛醫學院教授,2010年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拉特克利夫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1989年建立自己的實驗室;塞門扎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1986年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後成為該校教授。

凱林、拉特克利夫和塞門扎是2010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Canada Gairdner International Award)和2016年美國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Albert Lasker Award for Basic Medical Research)的得主,2個獎項都被認為是諾貝爾生醫獎的風向標。

今年諾貝爾獎每一個獎項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900萬元),與去年相同。若得主超過一位,獎金平分或依比例分配。

去年的得主是美國免疫學家艾立遜(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表彰2人為癌症免疫療法帶來重大突破。

自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已頒發109次,共216名獲獎人。截至去年,女性獲獎者僅12名。

諾貝爾獎季今天開跑,明天將持續在瑞典公布物理學獎得主,9日將宣布化學獎得主,10日將宣布的文學獎得主,包括2018年和2019年得主。和平獎得主11日在挪威奧斯陸揭曉,最後是經濟獎,14日在瑞典宣布得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