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英國脫歐〉英國剪不掉歐洲臍帶

2019/05/20 06:00

脫離歐盟公投通過後,翌日倫敦日報在頭版刊登脫歐公投結果。 (歐新社)

編譯楊芙宜/專題報導

前英國首相卡麥隆2013年1月發表演說承諾,將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未來英國和歐盟的關係。這項承諾及後來2016年以「51.9%」些微過半支持脫離歐盟的公投結果,讓這個聯合王國政壇及社會內鬨加深,迄今已近3年,仍無法同意怎麼剪斷跟歐盟的臍帶。

2016年脫歐公投,是英國從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EC,歐盟前身)以來43年來第2次公投,結果卻和首次公投截然不同。1975年英國首次公投以「67%」支持率留在EC,並於1993年和其他11個成員成立歐洲聯盟(EU)。不過,英國基於政治、經濟、文化、移民、歷史、地理等多重因素,一直刻意和歐盟保持著距離,把雙邊定位在經濟生活圈的「夥伴」、而非家庭一分子的「成員」關係。也因此,英國未加入1995年的申根區或1999年單一貨幣的歐元區,並持續發行英鎊。

「疑歐論」聲浪高漲 脫歐公投意外過關

英國對歐盟在歐元區成立後,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接連爆發,進一步邁向一體化政治整合的政策方向持高度懷疑態度。英國當初加入歐盟本著政經分離、經貿區域合作及開拓商業國際市場原則,目的在追求經濟利益,自然不願向歐盟讓渡主權和立法權。歐盟依經濟規模的經費分擔和債務危機國家的紓困,也加深英國社會對歐盟政策不滿。尤其歐盟跨境流動和遷徙自由的開放政策,造成東歐移民大量湧入英國,加上敘利亞難民爭議,更助長英國內部「疑歐論」聲浪高漲。

2013年英相卡麥隆面臨保守黨自家疑歐派和英國獨立黨(UKIP)要求舉行脫歐公投的壓力,承諾一旦保守黨贏得2015年國會大選,將會和歐盟重新協商英國的成員條件。2015年保守黨意外單獨贏得330席的過半多數後,促使卡麥隆決定提前趁勝追擊,在隔年6月舉行公投,以遏制UKIP挾脫歐氣焰的竄起、吸納主張公投選民的支持,並防堵保守黨內疑歐派的前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和司法部長戈夫(Michael Gove)覬覦首相大位。

同時,卡麥隆向歐盟提出涵蓋經濟治理、競爭力、主權和移民的4大改革要求,雙方於2016年2月達成英國續留將享有「特別地位」的特殊會員國協議,包括限縮歐盟移民福利(就業、房屋、其海外兒童補助)的7年「緊急煞車權」; 續用英鎊,和歐盟國家商貿活動不受歧視,退還英國援助歐盟他國款項; 英國不會與其他歐盟國家存在空前未有的「更緊密聯盟」關係;對自由遷徙設一定限制(假結婚、具安全威脅)。

脫歐派勝出8原因 移民成決定性議題

2016年6月英國舉行「應繼續留在歐盟,還是離開歐盟?」的諮詢性公投,支持「脫離歐盟」以51.9%過半,以些微差距打敗支持「續留歐盟」的48.1%。此一公投脫歐的震撼彈出爐後,本以為和歐盟達成「留歐條件」可勝出的卡麥隆始料未及,隨即黯然下台。

蘇格蘭首席大臣施特金(Nicola Sturgeon)在公投後表示,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多數蘇格蘭選民支持留在歐盟的意願受到尊重,蘇格蘭議會將考慮阻擋英國脫歐法案、甚至可能舉行第2次「脫離英國」的獨立公投。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脫歐派公投勝出的8大原因

1 移民成為決定性議題,邊境控管自主權獲得認同;

2 每週省3.5億英鎊的歐盟預算捐輸可改投入健保民生用途的宣傳奏效;

3 脫歐損害經濟的負面影響說法引發反感;

4 保守黨重量級人物強森和戈夫投入,壯大脫歐派聲勢;

5 英國社會對歐陸的長期疏離感被策動;

6 保守黨的歐盟改革主張欠缺說服力;

7 工黨和基層選民脫節;

8 支持脫歐的年長選民踴躍投票。

國會派系爭鬥激烈 3度否決脫歐協議

這場公投不僅是英國對歐盟未來雙邊政治、經濟關係的決定,也打開了英國民族身分認同表白的潘朵拉盒子,公投後的社會分歧割裂更深,繼任首相的梅伊從「留歐」立場轉向「脫歐」後,一直無法整合保守黨內意見、未能取得多數支持。英國陷入國內政治僵局,歐盟已二度准許其脫歐延期至今年10月底,保守黨和工黨展開談判、希望達成跨黨派協議,歷經6週談判卻破局,二次公投聲浪也愈來愈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