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時事求是〉用事實說服企業

2018/12/03 06:00

政府可以「以量制價」解決工業地價高問題,工業用地供給增加,價格才有下跌的可能。圖為林園工業區。(資料照)

▓魏錫賓

去年有一家日商到台灣找地設廠,後來對陪同的地方招商人員說,「也到過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考察,台灣的地點、環境最好,但工業土地太貴了」,這家日商後來就沒再連絡。國內企業有意願而最後沒有成交的工業地,除了價格高外,還另有招工問題,政府站在第一線的招商人員感受特別深刻,因為他們解決不了。

買不起 有地等於無地

需地企業面臨「以價制量」的路障,土地價格高會自然抑制需求,對某些利潤較低、供不起高價廠房的製造業來說,即使市場上有閒置空地,也算「缺地」,因為買不起,投資意願被市場行情或有意哄抬者阻礙。經濟部賣力喊有地,「缺地」卻還是在企業投資障礙的「五缺」名單中,多少是因為價格談不攏、地點不符需求所致。

台灣工業土地似乎不少,也常見閒置情形。不過,都市計畫工業區、非都市土地丁種建築用地、產業園區、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等可做工業使用面積,合計雖超過8萬公頃,但農委會估計工廠占用農地就有約4.5萬公頃,許多都市計畫工業區未開發,連路都沒有,且土地零碎、多人持分,短期根本無法利用。

勇面對 至少以量制價

解決價高問題,政府可以「以量制價」,當需求不減,工業用地供給增加,價格才有下跌的可能,不論是想辦法把閒置空地驅趕至市場出售或新闢用地,絕不要說沒有缺地問題;而國土計畫有關工業用地的規劃合理性,恐怕要與地方直接對話。

「缺地」不是今日發生,不會一日解決,企業也有提高營益率的升級責任,但政府至少要面對現實;只翻出統計表,不會讓企業有感,招商人員也僅能望企業家的背影興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