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際財經〉中國微型電動車 低技術低成本低價搶市

2018/10/01 06:00

中國微型電動汽車以低價、便利擄獲中國民眾的心,日漸茁壯的市場,有望成為未來的中國「國民車」。(取自華爾街日報)

編譯羅綺/特譯

微型電動汽車vs.常規電動車

中國力圖成為全球電動車領域的領頭羊,大力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但卻因為成本較高、基礎設施不足、電池續航力不夠、充電時間長等因素,電動汽車的發展離中國政府預期甚遠。不過近來有一種「微型電動汽車」正悄悄從中國偏鄉小鎮崛起。一名電動車高階主管估計,去年微型車約銷售175萬輛,相較於常規電動汽車的77.7萬輛,銷售量高出一倍之多。

但是微型電動汽車遊走於摩托車和轎車之間的法律灰色地帶,既能行駛在汽車道上,也能通行在自行車道,極易引起交通混亂;在沒有明訂的訓練和規範下,微型車成為路上的未爆彈,且一旦出了意外事故,沒有牌照的微型車,也不易追究責任。

微型電動車 從農村小鎮崛起

微型電動汽車車長僅約3公尺,較一般轎車常規5公尺左右的車長,整整少了一截,卻可以解決中國農村和小城鎮居民的交通不便問題;狹小的車身穿梭在山間小路、農地田埂路,較普通轎車更遊刃有餘。雖然微型車的最大車速僅每小時60至70公里,比起特斯拉Model X的最大車速249公里、加速至100公里僅需4.9秒,無疑是天壤之別;但2至3萬人民幣的低廉價格,與動輒數十萬人民幣的常規電動車比起來,更親民、更易負擔,以致微型車銷售量不斷上攀,市場迅速成長。

《華爾街日報》報導,微型電動汽車結構簡單、技術門檻極低,估計中國約有400家製造商生產微型車,款式多到數不清。但大部分廠商為壓低成本,使用有害環境的廉價鉛酸蓄電池,讓電動汽車環保優勢蕩然無存;另外,微型車沒有防撞保護裝置,車身材料輕薄不耐撞,存在安全隱憂。

無防撞保護 車身輕薄不耐撞

總部位於山東省高唐縣的微型電動車生產商「久久星」(Jiujiuxing)製造各種用途的微型電動汽車,包括微型消防車、微型警務車以及各種微型乘用車。久久星董事長劉發揚表示,和全尺寸的車輛相比,微型車有一個巨大優勢:無需駕照和牌照,「就算你駕駛技術很差,也沒什麼大問題」,只需在銷售代理處培訓3小時就能開上路。

中國部份地方政府禁止銷售或駕駛該類型電動汽車,鼓勵民眾購買全尺寸電動汽車;但微型車背後已出現一群擁護者和一條蓬勃發展的產業鏈。一轉眼的時間,山東省高唐縣已從生產紙張和食用油聞名的縣城,轉為微型車的發展搖籃,十多家微型電動車製造商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現在不論是高唐的經濟或居民,都依賴微型車。

來自山東濟南的趙先生表示,他於三月參觀當地的低速電動汽車年度展後,決定買一輛微型車,「安全性是相對的,用電動車接孩子放學肯定比摩托車更安全」;中國電動車製造商道爵銷售人員劉惠指出,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微型車,「我姐姐有一輛,我爸爸有一輛,我也有一輛,我姐姐的公公有一輛」。

汽車強國夢 中國是進退兩難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余卓平也曾公開呼籲中國政府,應將低速電動車作為中國「國民車」,輔以充電設施及相關補助,以圓「中國人的汽車夢和汽車人的強國夢」。但對中國領導階級而言,微型車的崛起是個棘手的難題,因為一方面要執行汽車的標準,但卻又不能讓普通民眾負擔不起,更不能破壞中國的電動車革命。

中國不少車企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研發常規的電動車,如今微型車的崛起帶來了龐大的壓力。微型車製造商宏迪創始人王世洪指出,因為微型車瓜分了市場份額,而遭大型電動車公司打壓。此外,在不少中國政府官員眼裡,微型車的興起反而會讓社會倒退,走回低技術、低端生產的老路,與「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電動車形象南轅北轍。

但從夾縫中竄起的微型車已日趨茁壯,目前中國政府藉由規範市場、提高微型車的品質、禁止低劣材質的微型車,來尋求平衡。去年出爐的條例草案將微型車定義為最高時速40至56公里的車輛,並以重量和尺寸限制做為規定;此外,草案還要求微型車需配備防撞保護裝置,並且使用穩定性較高、較環保的鋰離子電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