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本業佳財務強 國巨今年表現最強悍

2017/11/13 06:00

國巨只有4家上市櫃公司,透過高明的財務操作及搭上被動元件漲價風,市值暴增。(資料照)

記者張慧雯/專題報導

今年集團股中,最讓人驚艷的,不是鴻海集團、也不是台積電集團,而是在台灣只有4家上市櫃公司的國巨集團,透過高明的財務操作,以及搭上被動元件漲價風,今年光是國巨一家公司市值就增加超過570億元,增幅將近2倍。

今年股價 最強勁集團

國巨集團跟其他幾個大集團不一樣的地方,旗下的上市櫃公司,雖然不多,但採取精兵策略,全部專注在被動元件本業,只是產品類別不同,例如國巨(2327)強項是MLCC(積層陶瓷電容)、奇力新(2456)的主力是電感、智寶(2375)及凱美(5317)則專長於鋁質電解電容。

這種精兵策略的好處是,當產業景氣走多頭時,整個集團全部受惠,大家雨露均霑,只是一旦景氣反轉,恐怕也會全數被拖累。不過國巨集團今年積極併購、整合,強化集團的議價能力,所以未來即使景氣反轉,產業的基本需求仍在,有強大議價能力的廠商,將可優先淘汰小廠,保持一定的競爭力。

精兵策略 專注於本業

國巨集團今年在母雞的帶領下,做了很多財務操作及整合動作。首先是國巨近幾年來連年瘦身、減資,今年再度減資3成,讓資本額從百億元以上大幅下降至35億元,接著又將另一子公司 - 飛磁轉手給同集團的奇力新,甩掉包袱後,讓財報數字更漂亮,加上產業走多頭,股價自然欲小不易。

此外要順帶一提的是,國巨的孫公司凱美,4月宣布要處分中國子公司,由於處分利益超過2個股本,因此不但凱美大漲,連帶的智寶、國巨等集團個股,全面受惠,顯見國巨集團財務操作的精準與細膩。

本業財務 完美的結合

架構在財務操作上,其實是有堅強的產業基本面當後盾。業者分析,全球被動元件市場供不應求,在日本廠第1季率先喊漲後,台廠第2季跟進,而國巨集團掌握龐大的被動元件產品線,取得漲價的發球權,董事長陳泰銘在今年6月股東會更釋出樂觀展望,緊接著再宣布部分產品二度漲價、甚至第三度漲價,完美掌握報價走勢的「節奏」。

除了掌握報價發球權外,國巨集團今年也用奇力新買下績優廠商—旺詮,讓集團勢力更龐大,並且一度想拿下另一電容廠 - 大毅(2478)的經營權,希望一統國內江山,雖然最後沒有如願,但國巨整合產業的企圖心卻相當明確。

市場認為,國巨集團今年股價能夠如此強勁,「本業表現」加上「財務操作」展現加乘效果。除了國巨市值增加快2倍外,奇力新股價一年內最低為67.7元,最高則來到108.5元;智寶股價一年內也從最低16.05元來到最高價31.5元;凱美股價也從最低15元,最高曾來到35.25元;顯然不僅母雞股價狂飆,旗下小金雞智寶、凱美股價也翻了一倍。

不過如同前面所說,這波被動元件的多頭行情,已經延續相當長的時間,明年價格會不會鬆動?同業會不會大幅擴產?將攸關整個國巨集團的表現,尤其國巨集團全部綁在同一個產業內,漲齊漲、跌齊跌,將是投資這個集團最大的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