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當孩子走上街頭

2015/08/30 06:00

圖/swawa.com

看著孩子為了國家、為了未來走上街頭,一定很多家長不表贊同,那麼該如何化解家中親子衝突呢……

圖/swawa.com

〈抗議啦1〉佩服之餘 更多不捨

文/小A(高雄市)

我不是家長,但很多事看在眼裡只有淚水打轉的份。這次的反黑箱課綱,身為一個比他們大一輪的大姊姊,心中有說不出的不捨,更對他們勇於發聲的行為感到佩服。

與其責備,我有更多的是不捨,不捨的是為何沒人教他們用對的方式解決,我相信在他們做這個決定之前,應該早有發出求援的訊息,為何大人都沒有在第一時間扛起責任,給他們指明要表達意見有哪些管道、有哪些人可以幫忙、有哪些單位可以做決定,這些我相信是16~17歲的孩子肯定搞不清楚狀況的地方,才會用衝進教育部這種在大人眼中是錯誤,更是沒家教的樣子來呈現。他們不是壞孩子,只是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候,哪個擁有決策權或有知識的大人有站出來帶著他們用對的方式解決?

台灣傳統教育就是不小心尿褲子的孩子已經在徬徨無助,而大人永遠只會事後責罵你幹嘛尿褲子,卻忘了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教孩子怎麼走到廁所,不是嗎?真心希望台灣能更好!

〈抗議啦2〉到場關心 放下擔心

文/蔡志鏗(台北市)

去年國內發生318太陽花學運;今年則爆發高中生反課綱學運。正在求學階段的孩子也都參與其中。

初次乍聽孩子參與學運活動時,心中著實忐忑不安,擔心是否會因此惹禍上身,或危及自身安全,或耽誤了課業與工作,雖然婉言相勸,但成效不佳,孩子還是執意參加。

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和太太一同私下走訪學運現場,結果親眼目睹現場氣氛平和理性,動線規劃有條不紊,與造訪前的想像情景出入頗大,一顆懸在半空中七上八下的心,才稍稍轉為安適不擔心。

有了實地查訪學運現場的經驗後,最後親子間達成「三不」約定:不過夜、不違法暴力與不耽誤課業和工作。

我與另一半還抽空到學運現場陪伴孩子,孩子深受感動,更加確實遵守「三不」約定。父母安心放手不干涉,孩子有為有守不逾越,可謂是雙贏的結果。

學運不是洪水猛獸,建議家長不用一味禁止與反對,適時與孩子溝通了解,適度陪伴參與學運的孩子,反而有助於良好親子感情的建立,這是我近兩年的親身體會。

〈抗議啦3〉別硬碰硬 先分析再決定

文/竹之秀(台北市)

近年幾次社運事件,由大學生或國高中生當家作主,抗議政府錯誤政策,或為多數民意發聲,或爭取自身受教權益。

就重大政策、公共事務及可受公評議題所為和平理性抗爭,是人民表達意見的權利,不只大人,有辨別事理能力的孩子也不能剝奪。即將上高中的女兒問我,如有機會可不可以走上街頭「助陣」,雖然心中嚇了一跳,但也為女兒勇氣,感到欣慰。

既然合理抗爭是權利,就無需逃避或抗拒,但應讓孩子知道「我在做什麼?動機目的何在?」不能人云亦云,像無頭蒼蠅瞎起鬨。我認為,與其由大人左右孩子行為,不如開誠布公彼此想法,大人尤應先了解抗爭議題的來龍去脈,綜合分析是非對錯、影響人民或學生權利程度,街頭抗爭之利弊得失,以「平常心」引導孩子客觀思維,做出正確的判斷。

如能確保人身安全無虞,可以維持理性合法抗爭,不會引發社會負面效應,且不受不當的操控,又能兼顧親子、家庭生活及功課,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吧!

〈抗議啦4〉先同理心 再給意見

文/天兵(台南市)

成年人要上街頭,責任自負,沒有問題,若是孩子要上街頭,身為監護人的家長可不能裝傻,在孩子出了事後,才說不知道他們上街頭。

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應當在大人的關切中,當他們想上街頭時,大人要先跟孩子站在同一邊,及時先了解為什麼?用關心的態度去討論,而不是劈頭責罵、反對。

了解孩子的心情,分析能否以上街頭的行動而達到他們的訴求,若覺得沒正當性、沒必要、白費力氣的話,可以輔導他們轉個方向思考。

有正當性,有必要體驗的話,也要適時輔導他們:如何上街頭?要有怎樣的計畫?時間地點的考量?甚至可以更積極點,隨時在旁協助解決突發狀況,做孩子的後援部隊。

老實說,這次高中生的反黑箱課綱行動,理念是正確的,也表現了傑出的行動能力,只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何忍讓他們孤軍苦戰老謀深算的官僚,早該成為後盾的大人們卻遲到了。

〈抗議啦5〉想上戰場 先說服家長

文/酷酷熊(新北市)

當我知道堂弟因為去參加「反課綱微調」運動後,大伯氣炸了,趕緊居中協調。

我們身為家人與家長,看到堂弟走上街頭,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去學校就是要學簡報力、思辨力、行動力,這些學以致用當然很好。憂的是現場的環境如此嚴峻,偶有衝突、抗爭,畢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大伯看了也會於心不忍。

為了向大伯證明參加學運是有意義,絕不是匹夫之勇,我建議堂弟既然要說服陌生人,可以先從家人開始,讓家長了解課綱微調到底會帶來什麼影響,還有為什麼年輕人要走向街頭。我也建議大伯試著了解孩子的想法,為何逼得孩子自己上戰場。

一場簡報下來,只見大人沉默不語,我想是大人的無作為,才逼得孩子要上戰場,大伯倒也沒有戲劇性的大支持,但對於堂弟的行為總算多了一些了解,從反對變成不反對,我個人覺得只要不流血,公民運動也是一種社會學習,對於堂弟來說,不只是一份嚴峻的暑假作業,也是難忘的暑期活動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