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身體覺察〉味覺 讓身體更有感覺

2015/05/26 06:00

文/謝明霏 律動設計/黃筱帆老師、吳禮竹

研究顯示,懷孕的第20週,小寶貝已長出味蕾,他張開嘴巴,吞進羊水,再吐出來,開始練習吸吮與吞嚥。在這樣吞與吐的過程中,孩子的味蕾逐漸發展,嘗得出羊水中的味道,是酸、甜、苦還是辣了。出生之後,檢測鹹味的能力,大約在2到6個月大時養成。

而孩子的味覺及嗅覺,在6個月到1歲時最為靈敏,正是添加副食品的好時機。我們可以提供孩子清淡的口味,避免使用太多的調味,廣泛嘗試食物原味,豐富味覺、嗅覺及口感的品嘗經驗,尊重食物,帶孩子欣賞並享受各種食物的滋味。

味覺除了讓我們享受食物的滋味之外,在華人的歷史演化當中,味覺與美感似乎有一些關連。《說文解字》分析「美」,說「羊大為美」,日本的漢學家認為這個「美」字,是吃了羊肉時,味覺上得到的一種感受,填飽肚子之外,也滿足了心靈,稱之為「美」。

而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法文當中的味覺(Goût),也有品味的意思。1990年代,因為一位美食作家的提倡,「味覺週」已是行之有年的活動,從小培養孩子品嘗及品味的能力。

<無窮想像力>味覺的藝術展現

味覺讓我們品嘗食物的滋味,飽足身體,滿足心靈或者回味兒時的記憶,建構生活中的美與品味。除此之外,味覺也能帶給藝術家許多靈感,同時帶給觀眾更多身體的感受。

台灣的莎妹劇團曾在2009年推出《王記食府》,讓觀眾邊看邊吃。出身台灣宜蘭,知名旅歐編舞家林美虹,亦在2012年編出《致命的美味》,加入實際食物及菜肴,談愛與背叛。

我們有一堂課,在課堂上給每個孩子一顆酸梅,請大家閉起眼睛嘗一嘗。「嗯,有點酸!」有的孩子皺起眉頭,「可是也有甜甜的味道啊!」另一個孩子笑開了,「鹹鹹的,酸梅有加鹽嗎?」孩子們開始紛紛發現酸梅中,隱藏的各種好滋味,有人還聞到淡淡的香氣,第一次知道原來酸梅不只是「酸」啊!

接著,老師再問大家,可以試試看用身體表現出酸梅的味道嗎?這個可能會卡住很多大人的問題,對孩子們來說,卻是再容易也不過的事!

有孩子立刻高高跳起,「好酸好酸好過癮!」另外一個孩子則是輕輕擺出一朵花的姿態,「酸酸甜甜好滋味,」這是孩子試著透過身體,所表達出來的感覺。有些孩子發揮無窮想像力,「我是一棵被風吹著的梅子樹,」是啊,酸梅原來是長在樹上的青梅子呢!

在藝術教育的領域,身體的感覺是很重要的基礎,帶領孩子認識自己,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同時豐富自己的感受,接著經過思考與練習,透過口語,或者身體舞動、繪畫、書寫等等方式表達出來,這些創意與表達的能力,也許是未來孩子最重要的資產與能力。(作者為雲門教室研發長)

<身體提案>猜一猜,這是什麼味道?

嘗嘗不同的食物,酸溜溜、甜蜜蜜、苦甘甘、辣呼呼,鹹篤篤,用臉和表情,來呈現最自然直接的感受,或者你可以和孩子挑戰一下,發揮創意,用身體詮譯這些滋味!

看看照片,猜一猜,這是什麼味道?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