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紀州庵本事 尋回城市文學記憶

2015/04/21 06:00

修復後的紀州庵不只重現往日光采,更讓文學的記憶繼續傳承下去。(文訊/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建於1917年的紀州庵,日治時代為知名的高級料亭,國民政府來台後一度改為公務員宿舍,經過歲月的洗禮,紀州庵一度湮沒於蔓草之中,經過台大城鄉所與社區居民的搶救、《文訊》團隊的進駐,紀州庵不只重現往日光采,更串起老中青三代共同的文學記憶。重建過程的所有珍貴影像,皆收錄於紀錄片《城之南.紀州庵本事》。

未修復前的紀州庵多年前一度要被改為停車場。(文訊/提供)

從台北古亭捷運站出來後,沿著同安街窄巷一路步行,路的尾端矗立向天的老樹,彷彿招呼著旅人紀州庵到了,一間修復完善的古雅日式建築,則在樹影下宣示經歷時代風霜的驕傲。很難想像多年前這座建築曾一度要被推平成為停車場,包覆在重重醜惡鐵皮下的建築更因年久失修,只見屋瓦一片頹圮。

紀州庵不僅曾出現在王文興小說《家變》,王文興更是在此長大。(文訊/提供)

在眾人搶救下,老屋、老樹重生了,屬於老屋的記憶,在《文訊》與台大城鄉所師生、社區居民鍥而不捨下,被找回來了。原來紀州庵不只是小說家王文興小說《家變》的設定場景,更是作家幼時成長居住之地,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王文興直呼:「我的天啊,有50年沒見了!」王文興更興奮地探訪環繞於紀州庵的大小出版社,從爾雅、洪範、藍星詩社,到詩人余光中的舊家、作家林海音的故居等,讓人隨著他的腳步,細數台灣戰後的文學發展,以及探尋台北城南的文學地景;看到修復完成的紀州庵離屋,「彷彿看到人的復活一樣」,在屋裡塌塌米上來回走動的王文興激動地說看到依舊的景物,「回憶也都完整地全部恢復了」。

紀州庵不只曾出現在王文興的小說,詩人楊佳嫻、作家王盛弘、房慧真都曾將這片城南景緻寫進作品裡;透過定期舉辦的導覽,民眾不只看到建築的風采,更了解城南這塊土地上驕傲的文學歷史,「希望紀州庵能成為一個文學傳承的種子」,《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說雖然2012年時已出版《城之南》一書、並拍攝紀錄片,但目前所有的文學地景及記憶大都有賴口傳,「當世代交替時,文學的歷史就被遺忘,遺忘文學、遺忘作家是個非常可惜的事。」她說城市的文明絕不在高樓廣廈間,而是存在於文學作品裡。

透過紀州庵的修復紀錄片,不只連結過去與現在的記憶,更讓人觀望到屬於台北城文化風貌的另一種可能。《城之南.紀州庵本事》自6月起,每個月第3個週日下午3時,於紀州庵播放。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