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當志工媽媽的理由

2015/03/30 06:00

圖/王孟婷

文/羅怡君

圖/王孟婷

前陣子有個機會到某台北市幼兒園裡和家長座談。孩子念大班的家長明顯地比中小班焦慮,眼看著自己孩子即將進入小一階段,對童年逝去的慌張恐懼,在問答時間升到最高點。

「請問一下,該怎麼跟小學老師溝通比較好?去學校當故事媽媽還是志工會比較有幫助嗎?」

這個問題,讓我像隻刺蝟一樣立刻進入警戒狀態。

<會不會想太多>當志工 為了好溝通?

女兒進小一的第一週,學校就調查家長擔任各類志工的意願。當時我沒多問細節,看了調查表就立刻報名當晨間故事媽媽,畢竟其他項目都需要實實在在的一技之長,喜歡人群和講話的我,大概也只能填寫這項目了。

沒多久學校召開跨組的志工大會,也因此有機會看到其他志工家長們:有風雨無阻的導護組、需要好手藝的環保組、課輔組……不過現場最「吸睛」的是一大群的「資深媽媽」。根據主任介紹,這群資深志工們的孩子早就畢業了,有的已經念到高中大學,熱心不變的她們仍舊願意秉持初衷,繼續以行動回饋學校和社區,其中最辛苦最需要人力的導護工作,絕大部分都是這群志工包辦的!

面對之前的提問,當時壓抑著內心千言萬語的我,決定先將志工媽媽「去目的化」。

「可不可以請問這位家長,假設妳去學校擔任說故事志工,但是被分配到其他年級或班級,那麼妳還會選擇繼續當志工嗎?」我以提問代替直接回答。

「嗯,那可能就不一定會去了。」這位發問媽媽想了一下回答。

「謝謝妳的誠實。不過為什麼妳認為擔任志工會跟老師溝通比較容易?」我好奇地追問。

「因為從網路上看到很多經驗分享,她們說志工媽媽跟老師會比較熟,也會多了解學校班級的情況,所以跟老師溝通比較容易接受,而且家長有幫忙,對孩子可能也會多一點關注和耐心。」這位媽媽看來很認真地爬文。

<心態要端正>當志工的目的 別倒因為果

我不打算針對什麼文章反駁,也相信別人真的有這樣經驗,到底要怎麼樣才不會否定別人的分享,但是又能將這危險的期待解釋清楚?

「我們先跳開主題一下,用另外一個問題想想:如果妳的孩子為了換取規定的志工服務時數而去擔任志工,但事實上他一點也沒有融入其中,每天算著這學期還剩下多少小時就可以解脫,妳對這樣的情況有什麼感覺?」

「這樣當然不太好,不過也沒有什麼錯,因為這是學校要求的功課,孩子沒有選擇。」這位媽媽毫不遲疑地回答。

「沒錯,那麼再回到我們的討論,這兩件事有那麼一點相同,但是妳可以自由選擇。也許妳先把看到的網路資訊放在一旁,先想想妳是否真的想當志工?是不是真的享受付出的過程和快樂?因為妳無法預期碰到什麼個性或風格的老師,一旦現實上無法符合妳當志工的期待,很可能造成失望,甚至因為期待落差和老師更容易發生衝突。」這位媽媽看起來正在思考,我繼續說下去。

「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是我們看故事的人要很小心,千萬不要『倒因為果』。有沒有可能文章中的那位媽媽,其實本身就是熱愛服務的人,一開始不抱什麼目的,反而是老師感受到她的快樂和熱忱,更願意和她一起分享想法呢?最後美好的經驗應該是水到渠成,而不一定是刻意製造的結果。」我看見她向我點點頭,也解除我心中的備戰狀態。

<過來人經驗談>多點體諒 別預設立場

回想自己擔任志工的這半年,為了不讓老師覺得志工媽媽「過度熱心」,反而刻意不跟老師多聊什麼其他事情,也不會抓著老師問自己孩子的細節,一切只希望老師能感受家長對她的支持。

體制內的老師其實很忙,除了備課、上課、行政事務,還加上隨時交代下來的宣導活動、進修課程,當然也有各式各樣的家長疑問,當然這還不包括老師自己私生活也要面對的人生問題呢!

最後,我向現場大班家長信心喊話:不論大家看過多少小一新生的血淚故事、聽過多少小一新生的痛苦經驗,請先不要對未來的老師存疑,真的碰到問題再來解決,而不是懷著挑戰的心態,那樣的話沒問題也要變成有問題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