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閱讀小說.長篇精摘】 暗影 - 下

2015/03/18 06:00

圖◎唐壽南

◎朱宥勳 圖◎唐壽南

那篇文章最有趣的地方,還不在對我的評價,而是對一名內野新人的期待。這名內野手叫做張勝元,從小到大都是國手,去年還在一個大型國際賽打了美國隊兩支全壘打。那名球迷寫道:「張勝元可能是近五年業餘最好的打者,天花板非常高……雖然季初可能需要一段適應期,不過對他有八支全壘打、兩成八打擊率的期待一點也不過分。就在謝士臣邁入三十歲後期,必然即將逐年減弱火力輸出的情況下,必須給張勝元更多的上場機會以磨練他面對職棒一軍投手的能力,才能來得及讓他頂上未來十年中心打者的位置……」

我認識他說的這孩子。右打者,有漂亮的手腕控制力,而且也懂得用腰、用肩膀,確實是非常值得矚目的新人。

也許那名蛇迷也想到了:這些簡直就跟當年我進入職棒時,聽到的話一模一樣。

那時候的總教練還不是林杏南,但就算是他,也會這樣和記者說。

而張勝元是林杏南做主選進來的,這事早在兩、三年前就決定了。

如果這位預測得很熱心的蛇迷知道這些的話,或許就再也不會相信那些據以預測的歷史紀錄了吧。他會理解到,了解棒球不等於了解台灣棒球,就像了解台灣的人可能連棒球都看不懂一樣。張勝元就讀的學校是此地最有名的體育大學,他一入學林杏南就和他們教練談好了──不要覺得這很早,要不是這孩子脾氣有點拗,不肯高中畢業就加入職業棒球隊,林杏南才沒有機會靠他在體大教書的老朋友。

球迷當然不會知道這些的,他們看到的都只是結果。他們看到的只能是去年年底職棒新人的選秀。依照選秀的規則,從去年最後一名的球隊開始挑選手,一隊一次挑一人,是為一輪,這個步驟反覆進行直到所有球隊都不再挑人為止。十幾年前,台灣的職棒選秀是沒有電視轉播的,我想你應該能夠猜到,根本沒有隊伍是按照規矩挑的。早在選秀之前,哪個選手會到哪裡大家心知肚明。幾年之後,開始有些狂熱球迷會觀察業餘球員,發現了球隊所選的名單根本不合邏輯,需要游擊手的選了投手,投手老化的選了外野手,「喬好的」的流言傳了開來。於是,職業球隊終於願意讓電視全程轉播選秀的過程──所謂「全程轉播」,也不過就是讓人看到他們輪流去把寫著球員姓名的磁鐵貼上去而已。

不過這樣,至少就給了一點憑藉讓球迷相信選秀是真實的;如果選秀出了問題,那真的是純粹的失誤而不是私相授受。

失誤會讓他們憤怒,但欺騙會讓他們傷心。

三十年了,我們這些打棒球的太清楚了,人是不需要真實的,他們只需要一點點真實的碎片做為憑藉。只要憑藉就可以了。

這不就是棒球的本質嗎?我打得最好的一年,總共一百一十七場比賽也不過擊出二十六支全壘打。可是在那一年的四百多個打席裡面,每一次我站上打擊區,他們都覺得我會把球掃出牆。

只要滿足他們二十六次就可以換到一年了。

總之,張勝元是這樣的孩子,有些拗,有些堅持,很努力想贏每一場比賽。這點讓林杏南有些擔心,但他相信這是一個聰明的新人,很快就能適應台灣的職業棒球。我卻覺得他太樂觀了點,張勝元好歹也打了十五年的學生棒球,一切該聽說的早聽說了,十五年改不了的觀念,進了職棒要如何改起?

林杏南對我聳聳肩:「他們家去年欠了一筆錢,是我們去擺平的。」

我曉得他的意思。這是常有的事,所以我也不會傻到去問,到底他們家怎麼這麼巧就會在選秀前一年欠一筆需要別人去擺平的錢。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技術問題而已。我想到的是另外一件事:「可是你們開了六百萬的簽約金給他。我打賭他如果知道了,當天下午三點半以前就會把那筆錢全部匯進你戶頭裡。」

林杏南笑開來了。「那你說該怎麼辦?」

這次輪到我聳肩了:「你怎麼會問我,我只管打球。」

「嘿啊,」林杏南無聊地把頭擺向一邊:「『每一球都全力以赴,在場上拚輸贏。』是吧?」

我職棒生涯的第四年,他就成為我的總教練了,至今在他旗下超過七、八年,幾次轉隊我們都「剛好」被湊在一起。這樣的師徒關係在職棒圈算是長的了,雖然我們的關係不僅只於師徒。加入球隊的前幾年,唯一會給我指令的只有「大仔」張金榮。後來一次酒聚,張金榮就告訴我,「上面」打算派一個人下來直接溝通,派個能跟我們這些小鬼說話的人,省的猜來猜去三不五時出錯。我馬上就聽懂了。比賽時,主審不能跟我們講話,對手不太可能跟我們講話,休息室裡面又隔絕所有電訊設備。

那就是教練了。

所以表面上我們是師徒,事實上我們是某一形式上的同事。林杏南負責打點比賽以外的事情,比賽就交給我。在這方面,他是個出色的教練,比起當球員,他更適合排解或製造球員之間的糾紛,在預算之內給予每個人滿意的價碼,並且成功把那些仍然搞不清楚狀況的人整治得服服貼貼。

也許我想得太多了,張勝元沒有那麼特別。

我揮揮手,一邊拎起球棒往打擊練習區走。

林杏南突然出聲叫住我:「欸,禮拜六那個,這次一定要去啊。」

「知啦。」

其實我挺喜歡看球探報告的。我曾經看過台灣球探寫的,比較不正式的一些報告,也看過棒球圈內流傳的幾份,記載某些國外頂尖選手學生時代的評價。除了氣象報告和算命,你大概找不出更不準確的東西了,你會常常看到他們預估一名投手最好的武器是滑球,結果最後他靠伸卡球混飯吃。不過它也不全那麼無用,至少他們選出來的人大多是對的,只是那些人沒有變成他們以為的樣子。

聽說,美國那些球隊的球探部門,都是由退役的、打不下去的選手組成的。

這也難怪。

不過我們也好不到哪裡去。在台灣,最認真撰寫球探報告的連球員都不是──而是像剛剛那名網路球迷,那樣的人。

聽球團行銷部的說法,這人好像還在球迷之中有不少的支持者。

球迷的球迷,那到底算是什麼呢?

無論如何,他提到了「天花板」,這是值得嘉許的。

關於天花板的部分,他說的我幾乎都能同意。比如,他說張勝元有比較高的天花板,應當取代原本的三壘手常駐先發。他又說,天花板不會立即轉化為實際的成績,但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球員的潛力會連本帶利地把低潮時的成績全部補回來。

只是我的理由跟他不大一樣。

任何球隊都需要強打者──因為只有強打者才能選擇在關鍵時刻不當個強打者。

「天花板」也是個來自美國棒球的一個比喻,它的意思是球員可能的潛力。很殘酷的是,大多數人能夠到達的程度在一出生就決定了,不管你多麼努力就是只能到達某個地步。你可以夜以繼日、五倍十倍地苦練,最後才發現因為你手指之間的寬度或肩膀的柔軟度不對勁,你就是沒有辦法好好將職棒投手的球打出去。所以天花板愈高的愈值得上場,雖然他可能暫時打得不如那些苦練的平凡人,但有一天他一定會不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林杏南絕對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吸收張勝元。

我們需要那種像個最純潔的好球員那樣專注於技術的進步的人,如此,需要他的時候才用得上。他至少已經有一半合格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