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行事曆 配合孩子韻律

2019/04/22 06:00

圖/陳佳蕙

文/丹尼爾.席格、蒂娜‧佩恩‧布萊森

圖/陳佳蕙

每當我們對家長談起玩耍、自由時間和平衡的行事曆的重要性時,總是無可避免地被問及,我們是如何將這些原則應用在自家小孩身上的。

在蒂娜生小孩之前,她就已經決定,將來孩子一次只參加一種活動。她早已聽聞行程表爆滿對孩子造成的危險,親子同時參加過多活動,將被壓垮而疲憊不堪,失去和家人共處的時光,熱情燃燒殆盡,開始排斥所有父母期待他們喜歡的活動。所以她決定,如果孩子想學跳舞,那他們就只做這件事,直到課程結束。如果孩子想運動,那麼他們在賽季結束之前,就不會再參加任何其他活動。她可不打算把小孩的行事曆塞爆。

接著她生下了大兒子,然後她看見所有環繞在他身旁的機會,和他展現出的各種興趣。她迅速地發現,她「一次只參加一種活動」的宣言馬上就要受到考驗了。她和丈夫希望兒子能學鋼琴,她的兒子還想要跟學校同學一起參加童軍團,而且孩子很快就明顯感覺到,對體育活動充滿了熱情,每個學期的每種運動賽事他都想加入。

鋼琴、童軍團、運動,還要加上比賽日期、回家作業、家庭旅行,他們該怎麼樣才能把這些全塞進行事曆裡?而且這還只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她現在可是3個孩子的媽了,他們全都有不同的機會和熱情所在!

丹尼爾在自己的孩子們身上也經歷過同樣的情況,他曾花費數不清的下午和傍晚,忙碌不堪地穿梭在不同的音樂會和排球聯賽場。究竟多少才算是太多?

我們的確相信,行事曆過滿的孩童,對許多家庭來說都是一項合理的隱憂。當然反過來說,某些家庭對孩子缺乏安排,讓孩子每天花上數小時盯著螢光幕,也是一項問題。

〈家長看過來〉行程表 尊重孩子獨特性

要如何達到Yes大腦的健康平衡?下面有幾個問題,請家長自問:

‧我的孩子經常顯得疲憊、暴躁,或是展示出其他失衡的徵兆,例如表現出壓力、焦慮?我的孩子快被壓力拖垮了嗎?

‧我的孩子是否過於忙碌,以至於沒有隨心所欲玩耍、展現創意的時間?

‧我的孩子睡眠充足嗎?(假如孩子參加的活動過多,要直到睡前才有時間開始寫功課,那就是個問題了。)

‧我的孩子行事曆是不是太滿,滿到連跟朋友或兄弟姊妹閒晃的時間都沒有?

‧我們全家人是不是忙到連經常聚在一起吃晚餐的時間都沒有?(你們不必要每餐都一起吃,但要是你們很少聚餐,那就是個警訊。)

‧你老是在對孩子說「快一點!」?

‧你自己就是一個忙個不停、飽受壓力的人,所以跟孩子之間的互動經常是不經思考的反應,充滿不耐煩?

如果你有任何一個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現在就是一個機會停下腳步,仔細思量。如果你有一個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建議你,嚴肅地思考,你的孩子是不是做得太多了。

就另一方面來說,要是這些行程表爆炸的現象都沒有出現在你的孩子身上,那麼你大概就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了。很有可能你的孩子很活潑、快樂地成長,你也已經找到了方法達到健康的平衡,讓孩子的Yes大腦成長茁壯。但也別忘了,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孩子內在都有各自的驅動力和門檻,讓他們的日子呈現不同的韻律。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是十分重要的。

〈yes大腦策略〉盡量睡到飽 身心才會好

在年輕族群中,我們持續觀察到過多的焦慮和憂鬱,而焦慮與憂鬱導致的許多症狀,很有可能肇因於睡眠不足,或因為睡眠不足而惡化。尤其是兒童,經常因為父母或學校出於善意的追求,希望讓他們的生活盡量過得豐富多彩,而葬送了他們的睡眠。

對於一個平衡的大腦與身體來說,睡眠是必要的活動。舉例來說,關於睡眠,一些新的論點指出,適當的睡眠是必要的,它讓大腦在日間製造的神經傳導物遺留下來的毒素能夠被代謝清理,我們才能夠有一個神清氣爽的大腦迎接隔天的早晨!睡眠就是在保養大腦。沒有足夠的睡眠,大腦和身體的各種功能都會降低,像是專注力、記憶力、學習力、耐心和彈性,甚至是消化能力。

一個發育中的孩童絕對需要比成人更多的睡眠。由美國睡眠醫學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公布,同時受到美國兒科醫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支持的睡眠指南,為不同階段的孩童和青少年建議了如下的睡眠時間:

4-12月:12到16小時 (包括午睡)

1-2歲:11到14小時 (包括午睡)

3-5歲:10到13小時 (包括午睡)

6-12歲:9到12小時

13-18歲:8到10小時

若是沒有那麼長的睡眠時間,孩子的綠色安全區和耐受臨界窗口會縮小,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脆弱、情緒浮動不安,自我調節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降低。

〈達人小檔案〉

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心理學臨床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覺察研究中心共同創始所長,以及第七感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執行長。哈佛醫學院校友,有多本著作。

蒂娜.佩恩.布萊森(Tina Payne Bryson )

暢銷書《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的作者之一,此書被翻譯成十八種語言。她是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第七感研究中心的教養長,以及加州奧塔迪納聖馬克中學的兒童發展專家。

兩人合著了《Yes Brain!和孩子一起說好!正向思考的大腦:培養具有膽識、好奇心以及韌性的孩子》(時報出版)。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