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正念教養 家長向前看

2017/11/14 06:00

圖/豆寶

文/顏孝羽

圖/豆寶

正念是心理、教育及醫療近年的趨勢,指的是透過靜坐、冥想、瑜珈及任何的日常活動,例如喝水、行走,來內觀自己當下的想法、情緒及身體感覺。已有研究證實,定期之冥想及靜坐可改變人的腦波,達到深度放鬆的效果,正念活動也能提升左腦α波,增加個人的幸福感受。

正念應用在教養,是最高段的內功心法。在3C普及的時代,專家的處理技巧隨處可得,但每個人執行起來火候不同,差別就在於「正念」這一味心法。

為人父母是一項最無準備且難以勝任的工作。以時間來看,我們當子女當得比父母久;當妻子(或丈夫)當得比父母久,甚至我們職場的專業角色也比當父母久。在「父母」這麼資淺、工作負荷量大的領域,我們來不及重整自己的學經歷,就匆匆上場了。

即使專家也不能做到100分的父母。但華人社會中,普遍有「養不教,父之過」之傳統觀念,孩子一不聽話,長輩或親友會對著父母(尤其是對媽媽)說「囝仔要教」,使父母容易將孩子的行為和自己聯結,無形之中把孩子犯的錯,等同於父母教養的失當,甚至是先天的基因不良。

正念教養的核心心法,要用3個不等式來說明。

〈Check Point 1〉孩子的問題≠家長教育失敗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許多的偏差行為現象的成因,例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泛自閉症及學習障礙都有清楚的生理基礎,大腦造影可看得出輕微異常,此為腦功能輕度異常的結果,和後天的管教不一定有關聯。當然管教的方式及家庭環境,會影響症狀是否往趨向惡化,或是往適應之路邁進。

然而若父母爭吵時相互指責,甚至出現「因為你……所以孩子才……」、「孩子都是學你……」等過於簡化的解釋(例如:都是你允許他吃糖果,他現在才會蛀牙;都是你下班後盯著電視看,孩子也常看著電視發呆),對孩子的行為偏差不但沒有幫助,只是將孩子的行為和照顧者過度的聯結。

這樣的聯結容易讓照顧者在孩子犯錯當下,為自己辯護的需求被凸顯(例如證明自己沒有錯;證明自己是好爸爸、好媽媽;證明自己已為孩子付出很多),而忽略回應當下孩子的需求;這樣的聯結也可能把孩子的問題變為大人戰場的延伸,使孩子的需求未處理,卻在家內另闢戰場,最終沒有人是贏家。

孩子的問題不等於家長教育失敗,只是人事時地物之湊巧與不湊巧,總之有問題的事情,而不是人。

〈Check Point 2〉孩子的問題≠父母基因不好

很多特殊需求兒童家長背負著沒把孩子生好的罪惡感,目前許多症狀雖有生理成因,但目前醫學將許多未知難解的疾病歸因為「遺傳」因素。這是個機率問題,就好像是好人也不能保證不遇到壞事一樣,很多事情沒有「為什麼」,放下自責、罪惡和對孩子的虧欠(怎麼我會生出這樣的小孩),才能發揮最高段的教養內功。

曾有一位自閉症媽媽和我分享,她以前常覺得是不是自己上輩子做了什麼壞事才生出自閉症的小孩;後來她透過信仰,體會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什麼而被處罰,而是因為「上帝知道我有能力,才給我這個困難的任務。」在心靈上對自己、對孩子都是一大提升。

〈Check Point 3〉孩子的問題≠孩子本身

心理治療過程中,有一個叫「問題外化」的技巧,指的是有問題的不是人,而是單次的事件,我們需要擁有這樣的基本假設才能誠心地接納錯誤(自己的、配偶與孩子的錯誤)。

然而當我們面對重要他人(父母、配偶、子女)時,因自己情感涉入太多,容易以打戰、逃跑、僵住不動等不適應的反射性方式回應。

我們應聚焦於單次事件,看到孩子在該次事件中之需求(例如:他今天不吃飯,可能是因運動量不夠,或許他今天不需要這麼多食物,而不是把他定義成「他從小就是飯不好好吃的孩子」),再想辦法微調環境中之參數(例如增加運動量、少給餐間點心或零食等),解決孩子當下之需求,才是有幫助的方法。

孩子的問題≠家長教育失敗≠父母基因不好≠孩子本身,把握這3個正念教養的不等式,原有的教養策略,才能真正地發功。

(作者為復健科臨床心理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