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異同OPEN講〉別浪費力氣 無效溝通

2017/08/14 06:00

文/蔣明白

去年的12月3日,有3位剛參加完「反同婚抗議活動」的民眾,竟然還在捷運車廂內繼續高聲暢談反同言論,當時,3人身旁的一名鍾姓女子因為聽不下去,就突然插話質問:「同志結婚會影響你們的人生嗎?」為此,雙方不但起了激烈爭執,最終還引起其他乘客報警並告進法院。

今年7月底,士林地院對這起事件做出判決:反同婚方的林男雖因情緒失控而大聲咆哮,但並無恐嚇意圖,所以獲判無罪……

雖然大多數同志應該都會為鍾女「捍衛同婚的勇氣」而按讚,但我卻必須提醒大家,不要和反同婚人士做「沒有效果」的溝通。

首先,反同婚團體並不是一群無知的烏合之眾,相對的,他們在教會組織龐大人力、財力的支援下,還對反同議題做了很多研究,像是最近幾年在教徒間廣為流傳的「前同志」(ex-gay)現象,就是反同婚團體對異性戀進行洗腦的最有效論述。

簡單來說,在許多的教會活動中,都會有教徒深感懺悔地表示:自己「之前」曾經是一名同志,但是每天都活在痛苦的罪惡中,一直等到有了信仰後才得到救贖,甚至又變回了一個喜歡異性的正常人。

當然,教會並不會去追究這些「前同志」是不是雙性戀,而且外人也無法查證這些教徒是如何「由同轉異」並能維持多久?只是,一個個「前同志」全都成了教會的樣板人物,讓所有的反同人士都相信:同性戀是可以治療或導正的。

因此,這就類似有人迷信偏方可以救命的想法一樣,是根本無法溝通和被說服的;而且,在搭乘捷運那種短暫又吵鬧的時空中,也的確不適合和反同人士做深度的辯論。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