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親子過招 輕鬆一下

2017/07/10 06:00

帶孩子辛苦嗎?當然是,但是如果換個角度、想法,育子過程也是可以充滿樂趣……

〈姊姊出馬〉孩子管孩子 好溝通

文/古家榕

今早離家前,和兒子為了一盒待收的玩具僵持著。任憑我道德勸說到自己都快淪喪,兩歲多的小傢伙,寧願在客廳裝呆賣萌,也不肯主動處理殘局。眼看就快遲到了,江郎才盡的媽媽我本人,轉過頭對5歲大的女兒說:

「妳試著跟弟弟溝通看看,媽媽先去換衣服,不然要來不及了。」

交代完畢,我便留著姊弟兩人在客廳,進房打理服裝儀容。

三兩下塞進外出服,我邊梳著馬尾,腦袋裡還邊想著,待會出去後,要如何擺平這場馬拉松式的世紀談判。結果,後腦勺的頭髮都還沒攏齊呢,女兒已優哉地晃到房門口說:「媽媽,弟弟把東西收好了。」

這句話如驚雷般,震得我原先啣著的橡皮筋都掉了。回過神來,自己略帶結巴的追問:「妳、妳、妳怎麼辦到的?」

就見女兒聳了聳肩,一派輕鬆地告訴我:「我就跟弟弟說,你如果乖乖收玩具,姊姊就給你一張我的貼紙喔。他就乖乖跑過來收了。當然我還是有幫他忙啦,畢竟他年記還小嘛。」

三言兩語間,點醒夢中人。女兒的一段話,讓我突破了自身的教養盲點。長期以來,因著兒子的「好溝通」,我忽略他需要更多「成就感」的事實,往往只有「道理」卻缺乏「肯定」。但女兒竟在不違反我原則(不可用食物利誘)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獎勵請弟入甕,更願意從旁協助,實在讓我打從心底佩服這位小姊姊。

也突然發現,有時手足之間的溝通,比父母直接下達命令,還來得有效益。偶爾轉個念頭,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處理事情,交付信任之餘,也替雙方預留一個愉快的空間。

我想,女兒應該考慮出一本《給哥姊的私房話──駕馭弟妹的五十種方法》,或許有機會登上暢銷書排行榜。

〈不再說教〉 塗鴉樂 一起參與

文/妮娃

不管是吃飯的桌椅、遊戲區的地板、客廳的牆壁,甚至在孩子和我們的身上,都有它的影子──深不可測的圖畫痕跡。

最近,3歲的女兒和一歲半兒子皆迷上了畫畫。只要彩色筆在手,舉凡家中所有物品,包括我和老公,都逃不過這兩位大畫家的手掌心。常常是這邊東畫一點、那裡西畫一點,畫得我和老公縱然軟硬兼施,依舊無法抵擋這小小畢卡索的熱情。

起初我會很生氣,但後來發現沒用,因為罵完後馬上又會重操舊業。之後,故意裝作沒事,但也沒用,因為我其實真的很在意。最後,索性跟著他們一起亂、一起瘋狂的畫時,我發現這很有用,因為需要畫哪裡、何時需要收手,孩子會因為你的參與而願意跟你站在同一陣線上。孩子們畫得開心,我的心情也變得輕鬆。

〈忙碌之外〉製造生活驚喜

文/緗彤

婚後在兒子和一對雙胞胎女兒陸續報到後,五口之家的生活變得忙碌又緊湊。

一天往往在接送、煮食、洗澡、刷牙等例行瑣事間忽悠而過,驚覺親子間的對話,貧乏的只剩下幾個單向的指令:「快去寫功課」、「來刷牙洗澡」、「上床睡覺了」,決心做出改變,就從製造每一天的驚喜開始。

星期一親手做了雞蛋布丁,星期二給他讀一個故事,星期三睡前的枕頭大戰,星期四在書包裡留下了愛心紙條,星期五一起去河濱騎腳踏車,星期六是煎餅日,星期天留讓大家一起投票做些什麼好。

生活不是行軍,重點不在於目的地,更不是從孩子上小學、先生升經理,或是戶頭裡存夠了一千萬後才開始;生活是一段旅程,沿路的每一站都是風景,只要用心感受,再平凡的日常也能有幸福滋味。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