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愛我,不要黏著我

2017/04/23 06:00

(圖/巫伊)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忘了是哪個脫口秀名人說過:「男人需要的女人,就跟他們對內褲的需求差不多──能給予一點支撐,和有一些自由空間。」夫妻對親密和獨立需求的程度總是大異其趣,也常因這方面的差異而讓關係陷入困境。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依戀(附)理論」,要化解因親密與自主性想法不同而造成的婚姻衝突,得建立更堅實的夥伴關係,才能擺脫因親密需求差異而產生的劍拔弩張。

案例一:爭取個人社交自由 別再call我了

週五的晚上,宇哲喜歡和哥兒們小聚,打打球或唱唱歌,老婆彩霓卻常會奪命連環call詢問他何時回家。每次這樣被催促,都讓宇哲心情變差又覺得掃興,他不懂為甚麼一定要他也待在家,更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錯,他心想,如果彩霓也想出去玩,可以暫時把小孩託給爸媽照顧呀。宇哲不願為了家庭而放棄正常社交,也擔心自己有一天會因為受不了妻子的抱怨,而提出離婚要求。

〈分析建議〉

人們心情不好時,很容易找一個人事物來責罵,而對象往往是自己最親密的家人。一旦開始爭吵,另一方常以為只要證明自己有理,就可以不讓對方的心情變糟,殊不知反駁只會火上澆油,無法大事化小。

如果個人處境與案例中的男主角近似,常覺得妻子干涉過多,可能要先釐清對方到底真正在意和不高興的點是甚麼,以及練習不隨之起舞(但不是置之不理),試著理解她是覺得自己被冷落,還是需要更多精神上的支持、陪伴?或者她也想出去玩?又是甚麼原因讓她不願把孩子給父母帶?積極聆聽,而不是不斷據理力爭,才可讓另一半更有安全感。若能在互信中一起尋求兼顧彼此需要的選項,週五晚上和友人小聚便不再是個惱人問題。

案例二:爭取分寢獨眠自由 只想睡個好覺

森堯和珮瑜夫妻的作息時間不同,森堯要早起又是個淺眠的人,容易被燈光和聲音驚醒,偏偏老婆下班晚,又是隻習慣晚睡的夜貓,兩人很難同時就寢,如果先睡了,晚些又被妻子吵醒,就很難再度入睡,往往因此睡眠不足,白天上班沒精神。森堯試過幾次去睡客房,結果變成珮瑜失眠,後來只要一提起想偶爾分房睡,珮瑜就會情緒大反彈,認為相愛的夫妻就應該同床共眠。但對於森堯來說,不同寢和感情好壞無關,只是為了想睡飽一點。

〈分析建議〉

在強調個人主義和家人時間愈來愈少的後現代,過去的「婚姻親密說」已不那麼適用,比如以前都說夫妻間要坦白透明、沒有秘密,但這與隱私權卻相互衝突。一對夫妻每天同時就寢且在床上小聊的畫面已像是《天方夜譚》的情節,夫妻不同室而眠的情況愈來愈普遍,除了感情因素,生活習慣差異太大、一方常加班或基於育嬰方便等,都有可能。

即使夫妻分房漸趨常態,大部分人也都同意保持些神秘感和彼此的私人空間有益長久關係,但要求更多自由和隱私空間的一方,還是需要先評估雙方的信任狀態作出配套措施,不然生活型態太大的變動,可能造成另一方極大的焦慮與壓力。如果彼此的信任關係已經傷損或很不穩固,得先試著以更多親密互動讓對方安心。若另一半需要較多「身體的接觸」和「被關注」才會感到親近和安全,那麼除了睡眠時身體的相連、靠近外,平時亦可多讓她感受到陪伴的連結。

當然,在對等的關係裡,雙方都須各退一步,如果對方有睡眠困擾問題,自己又很難接受偶爾分房和愛晚睡,為了讓另一半有好的睡眠品質,調整個人的就寢時間似乎也很合理。

案例三:爭取個人嗜好自由 請尊重我的興趣

學維是個會計師,但對查帳和金錢方面的工作並沒有多大熱誠,反而對於攝影和音樂非常著迷,假日喜歡跟同好相約外拍,前陣子又因為添購了一套百萬音響和妻子亞青冷戰了兩週。亞青的不悅、不諒解,並非因為學維花太多錢在那些器材上,而是覺得兩人相處的時間已經很少,丈夫卻把有限的空檔都拿去外拍,不然就是獨自待在音響室裡一整天。學維則認為雙方應尊重彼此的興趣和紓壓活動,自己已經為父母選擇了職業,不願再為了另一半的「不喜歡」放棄個人嗜好。

〈分析建議〉

許多人都有案例中的學維一樣的矛盾和困擾,既渴望婚姻中的相屬和安定,又覺得限制和束縛太多。夫妻之間再怎麼親密還是要「設定底線」,如果沒有底線,任何一種關係都只會變得愈來愈不和諧和彼此傷害。有些人會把「設定界線」與過於自我保護或拒絕親近混為一談,其實它和「以疏離來逃避關係中的壓力」截然不同,是指兩人可以非常靠近,卻仍彼此尊重。

如果不是不良嗜好,當然不需要完全割捨;有時只是因為對方不是很能體會從這些喜好中得到的快樂,並不是真的要求我們放棄個人嗜好,即使喜好南轅北轍,仍可試著偶爾邀請另一半一起參與或參觀自己的小宇宙。

綜合以上,我想強調的是,差異不一定會產生婚姻危機,真正的危險是不願坦露自己的感受,也無心去理解對方的感受和想法,或一對話便是互相攻訐和傷害。如果能多一些同理與安撫,強化情感的連結,少一點不耐與辯解,或許對方就不會那麼愛「踩線」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