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親愛的 我們分居吧

2017/03/12 06:00

(圖/巫伊)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後現代婚姻模式多元,即使感情不錯,婚內分居或週末夫妻仍時有所見。有些人覺得當分偶或遠距夫妻不錯,有益關係品質和拉長情感保鮮期,有些人則認為太過挑戰人性,萬一在非約定時間「拜訪」對方住處卻撞見最不堪場面,恐無法承受。

〈狀況1〉親密需求差異大 習慣獨立盼分居

案例:

朝寶是獨子,但從小就是鑰匙兒,已很習慣獨立的生活,婚後一直很不適應身旁有個親密伴侶,常以加班為由晚回家,妻子欣玟有時還是會電話關心詢問他在哪,但朝寶後來常常連電話也不接。妻子也是上班族,希望他在家的時間偶爾能幫忙打掃,或一起看看DVD、聊聊天,但任何小小的要求都讓朝寶覺得有壓力,欣玟愈是想與他親近,朝寶愈是想逃開。最近想搬出去的念頭愈來愈強烈,朝寶坦白告訴妻子自己似乎還沒準備好結婚,兩人分開一下或許比較好,也保證絕對沒有第三者,但是欣玟仍不明白先生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不能繼續住在一起生活?

愈來愈多人視婚姻承諾如桎梏,甚至以「覺得自己不適合結婚」 或「當初沒想清楚」為由,想解約或拉開點距離。面對另一半的冷酷求去,不想分開的一方,縱然知道保留點神秘感和私人空間對婚姻有益,往往仍會像案例中的欣玟,內心充滿疑惑和焦慮,除了困惑相戀多年好不容易共結連理的生命伴侶,怎麼會變得非搬出去不可,也會擔心對方另有隱情或害怕另一半變成隱婚族。

如果一直視夫妻「共同」生活、分享一切為理所當然,很容易因為對方想分開住而自我否定、負面解讀,認為「他/她想分房或分居一定是因為已經不愛我或愛上別人」。若希望雙方愉快分居,就得需要有耐心地讓對方理解和體諒彼此的親密需求差異,並在足夠的安全感中討論家庭生活可能經歷的改變。

〈狀況2〉因工作分偶 婚姻關係新型態

案例:

詩筠和安國結婚快兩年,只有第一年住在一起,之後安國就因為工作關係調到中部,詩筠因想保有原來的工作和社交而選擇留在台北,平時雙方都各自住,只用電話或通訊軟體聯絡,週末才會見面,一起做些尋常夫妻會做的事。半年來彷彿又找回戀愛時的感覺,彼此的作息也不會互相干擾,平時可以專心工作也會關心對方,因此都很享受目前的生活方式。

看來詩筠和安國頗認同「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雖是因為工作關係變分偶,卻很類似目前歐美正流行的一種親密關係新型態:「Living Apart Together(簡稱 LAT)」,即「在一起,但不住一起」;夫妻之間有承諾,仍是一對一的關係,卻選擇不同居,各自擁有個人的私有時間及空間。

在英國,已有百分之五十四的成年男女贊同即使結婚,夫妻也不一定要住在一起,台灣家庭可能還很難接受LAT的模式,但對於信任強度夠、生活習慣差異大的無小孩夫妻來說,不必朝夕相對、為了瑣事爭鬧不休的相伴,也許是個不錯的選項。短期小別很甜蜜,但對於是否要長久當分偶?許多像詩筠和安國這樣的夫妻都認為還要從長計議。

〈狀況3〉婚姻觀不一致 尋求喘息空間

案例:

秋嫻的子女都在外縣市讀大學,多年的主婦生涯終於可以有些喘息,但也因為空巢期常常只有兩個人在家,而常和先生裕仁起口角,最近一直跟先生和孩子說想自己搬出去住,裕仁卻很難接受她分開住的理由──一個人住比較自在。裕仁自認並沒有限制妻子去參加甚麼活動,覺得夫妻若分開住就不像夫妻。談了幾次後,雖然並沒有提到要離婚,秋嫻還是堅持想一個人生活一陣子,但同意假日還是會回原住處聚聚。對於攔不住妻子搬出去的想法,裕仁很傷心,不敢去想未來會如何。

人到中年常因強烈感受到自己「正在老化」而愈想愈多,一旦失眠、工作力不從心、婚姻生活平淡,很容易覺得自己被家庭困住,腦中不斷浮現:「我還要繼續過這樣的生活嗎?」而想逃脫充滿責任藤蔓的密室。一直反對,不讓想出去透氣的一方搬離,往往會經歷一場不小的暴風雨。

若真的是更年期身心不適且已拉不住對方,彼此又都已苦不堪言,或許可以試試「循序漸進」的方式,比如兩人先分房一陣子,之後找房子最好家人也能參與,找到合適住處後,依然暫時保持週間偶爾見面,等另一方的安全感較穩固也較適應後,再改為假日夫妻的生活型態,較可緩減巨大變動帶來的衝擊。

信任和共識為前題 討論出最佳關係模式

最後要提醒的是,因為工作變分偶或LAT,都只是婚姻生活的一個選項,很難用對錯或好壞來評議。雖然可保有一些私人的時間和空間,又不乏情感慰藉和陪伴,對於關係的穩定性還是個不小的挑戰。如何能相處得更自在、更兼顧親密和自主,需要經過充分的討論和一起鞏固信任,不管是哪一種生活型態,如果其中一方很委屈或極不適應,恐怕就不是目前最適合彼此的模式。盡量尋求共識,才能避免關係的撕裂和不必要的傷害。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