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全球觀測站〉回家零功課 英國大戰不休

2016/11/09 06:00

孩子的學習不應只在書本,放學了就該享受自由跟活動。(資料照,路透社)

文/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

今年台灣的教師節,英國一所中學同日出現一個送老師的「大禮」,那就是宣布從此終結所有給學生的回家功課,好讓老師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教學,此消息一出,又將全國支持與反對家課的兩方大戰推進一個歷史新高峰。

這所位在愛瑟克斯(Essex)的飛利浦‧莫瑞特(Phillip Morant School)中學因此成為英國第一所正式廢除家課的中學(Secondary School)。校長凱瑟琳‧休特麗(Catherine Hutley)公開對所有家長發函表示,以老師目前的工作量,根本無法在白天的工作時間裡完成教學、準備跟檢查家課。省下家課的項目,可以讓老師更有時間來準備教學。

該校免除家課的替代方案是將責任轉嫁給學生,也就是學校網頁會提供課外的「學習指導」項目,有興趣的學生可以自己上網查看,由自己來設計、搜尋自己想要的課後增學內容。該校表示決定放棄傳統,邁進一個更「獨立自學」的新模式有另一個理由,就是這個新方案會給學生一個「自學的重責大任」,而線上課外自學還讓校方更容易追蹤跟掌握各個學生的獨立需求跟喜好。

這位女校長表示她明白這個決定必將引起巨大爭議,但相信學生跟老師都會在這個決定後所獲得的「額外時間」中獲益。該校在分析所有正反意見後,認為傳統形式的家課對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實質幫助,尤其家課通常是在補課堂裡無法完成的教學,與其如此,不如將時間拿來好好完成教學。

家課在英國最引起爭議的尤其是在國小部分,兩年前甚至出現一次連署,要求教育部明定小學不該有回家功課,理由一是現代父母的所知跟自己小時候相差甚遠,不一定能在家正確幫助孩子。學生回家自己做功課如果沒人教其正確做法,根本是浪費時間。

理由二是學生活動量不夠,回家又要求他們坐下來寫功課,等到寫完通常已經到了該上床的時間。如果是週末想要去運動卻又牽掛著家課,草草了事不是一樣沒學好?

反家課派主張孩子的學習不應只在書本,放學了就該享受自由跟活動,利用這些時間發展個人興趣、多跟家人相處,對他們的未來都將有正面效果,而不是家長、孩子被家課逼得苦臉相向,甚至為此爭執引發家庭不和。

〈法國做法〉取消家課 不取消功課

無獨有偶地,法國左派總統歐蘭德的教育改革在2012年就提出了「回家零功課」案,響應法國家長組織所提出的「家課無助學習論」。後者甚至號召全國學童兩週不交功課以示抗議,認為多看課外書才是正途。

有左派人士認為,家課是一種「不平等的代名詞」。家長聯合會也發表說家課根本是將「教育發包給家長」以鞏固精英系統,因為教育水準高的家庭能協助學童做家課,有錢人也可以請家教。窮學生家課的支援相對較少,因此也造成學習差距,取消家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習,對所有學生才公平。

法國的做法是自2013年起取消小學家課,但並沒有取消功課,只是要孩子將作業在上學時間內完成。提案是將法國小學的下課時間由下午4點半提早至3點半。3點半至4點在老師的監督下完成作業後,學生就能做些其他課外活動。

有高達68%的家長支持終止家課案,讓11歲以下的學童寫完功課再回家。這項計畫並不包含中學生,但建議學校開放讀書室讓學生在裡面寫完作業再回家。

〈歐美專家看法〉家課做得多 學習未必好

家課該不該有,其實已是全球先進國家教育界探討多時的議題。瑞典也出現過這類激辯,不少人主張學校的功能之一就是應該填補階層差距,如果家課增加了這個差距,還不如廢除來得好,就讓孩子在學校的作業時間裡一起做功課,有問題還可以立即問老師。

芬蘭也推崇類似理念,不鼓勵幼兒太早進入制式的學習,激勵孩子獨立思考地發展創造力更為重要。

事實上很多歐美專家都發表過家課對學習的效果研究,一般認為家課對提升成績不但沒有絕對助益,花在上面的時間越多,學習效果還可能越差。

美國杜克大學心理暨神經學教授寇伯(Harris Cooper)的研究結論,顯示家課對中學生的幫助較明顯,但2.5小時後效益就會大為下降,對小學生的成績幫助相對小,但有助於建立責任感外,也可以學習怎麼善用時間。他以年齡的專注力提出「10分鐘理論」,也就是小一家課量10分鐘就好,小二增為20分鐘,如此依年齡類推效益最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