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分屍案驚悚傳播快 學者:媒體應探討成因 避模仿

華山大草原發生震驚社會的分屍案,周邊民眾對地區治安感到疑慮,警方為安定民心,加上保全證據所需,案發後派員24小時站崗。(記者王冠仁攝)

華山大草原發生震驚社會的分屍案,周邊民眾對地區治安感到疑慮,警方為安定民心,加上保全證據所需,案發後派員24小時站崗。(記者王冠仁攝)

2018/06/22 06:00

〔記者簡惠茹、劉力仁、黃欣柏/台北報導〕5月26日桃園傳出夫殺妻分屍案,28日傳出台大女高材生黃亦敏遇害逾1週並遭分屍案,接著就發生兇嫌陳伯謙本月1日凌晨殺害高姓女子,也以分屍丟棄方式企圖逃脫司法制裁。從時間點與手法看,陳嫌受到前兩件分屍案影響跟著模仿犯罪的可能性不低。

傳播學者有兩種看法,有人認為確實可能產生模仿效應,尤其現今網路傳播面廣快速,突發新聞資訊隨時進到幾乎人手一台的手機內;另一派則認為難以驗證,但兩派學者都認為,媒體報導這類新聞要避免過於描述細節,也不要將某些族群「標籤化」,將重心放在如何避免憾事再發生,比較有意義。

不讓憾事再發生 更重要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說,過去研究發現,對社會案件情節做太多描寫和渲染,有可能產生模仿效應,媒體報導應盡量避免對犯案手法細節做過多鋪陳,反倒是探討如何避免類似憾事再度發生,來得更重要。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也說,美國、國內警察大學犯罪研究所都有相關研究指出,媒體報導可能產生模仿效應,因此要求報導類似新聞時盡量不要提到犯案過程、手法。

為何會產生模仿效應?胡元輝認為,有一個原因是「激勵」,譬如看到媒體報導自殺案件,模仿者會覺得這不失為一種解脫方式,可將自己困擾已久的壓力排除,看到別人這樣做,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決定。

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認為模仿不會完全不存在,但難以驗證,值得探討的是媒體報導手法及尺度,不要有獵奇心態或製造血腥情節的快感。劉昌德和台大新聞所教授林麗雲強調,這一波網路或媒體報導都有刻意「標籤化」或「汙名化」特定族群情況,必須避免。

林麗雲強調,犯罪行為與族群身分無關, 不能連結特定族群身分與犯罪行為,也有媒體報導將特定族群汙名化,譬如報導中強調兇手「精障」,非常不妥。

胡元輝指出,媒體報導犯罪過程屬於閱聽眾資訊的一部分,但媒體有多重社會責任,建議多提及案件的形成原因,有助社會理解這個問題,找到解決方式。

分屍案兇手朱峻穎。(記者王冠仁翻攝)

分屍案兇手朱峻穎。(記者王冠仁翻攝)

分屍案兇手陳登科(右二)在警方押解下重返案發現場模擬。(記者魏瑾筠攝)

分屍案兇手陳登科(右二)在警方押解下重返案發現場模擬。(記者魏瑾筠攝)

分屍案凶手陳伯謙。(記者王冠仁翻攝)

分屍案凶手陳伯謙。(記者王冠仁翻攝)

警方挖出被分裝成七袋的黃女遺體。(記者王冠仁翻攝)

警方挖出被分裝成七袋的黃女遺體。(記者王冠仁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