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專家說法》諮詢、傾訴、寫信…放下負面情緒

專家說法圖檔

專家說法圖檔

2017/03/29 06:00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霸凌記恨20年後才報復,看似令人匪夷所思,但擔任台中張老師總幹事的心理師陳柏翰指出,這是心理學常見的「未竟事宜」造成,因為個案有事情始終「過不去」,又因年代變遷,負面記憶持續「演化」,未能及時轉化或處理,等到「情緒按鈕」被啟動,一發不可收拾。

陳柏翰說,面對霸凌,每個人的感受與反應不同,有些人能短時間內自行轉化,如遇到言語霸凌,有人會選擇用自嘲方式化解,或尋求協助處理,但有人不擅長自我轉化,只把不滿深埋心中。

陳柏翰說,問題是,人的記憶會隨時間改變,但隨時間過去,反而「演化」、加深負面情緒,長期負面情緒累積未處理,在遇到類似情境出現,或是聽到類似的言語,壓抑的「情緒按鈕」有可能就被啟動,進而爆發。

陳柏翰說,民眾若發現自己常在想到某個人、某件事時,總是伴隨難過、生氣、無力等負面感受時,就表示以前的某件事「還沒有過去」,應該要誠實面對自己,並設法把負面情緒處理掉。

陳柏翰說,可找專業諮詢,或以打電話、寫信或臉書方式,向當年的關鍵人物表達想法與感受,均有助轉化情緒。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