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太多?太貴?太差?

破解大學教育三個迷思

◎ 蔡明璋

台灣社會對大學教育有三個迷思,大學太多、學費太高、學生素質太差。(資料照,記者劉婉君攝)

台灣社會對大學教育有三個迷思,產生似是而非的想法,應該加以檢討。

第一個迷思:大學太多,進大學太容易了。其實,大學教育早已不是單純的僅作為職業訓練場所。大學同時也是提高文化資本與彈性適應能力的機構,這是大學有其價值的地方。一個世界性的通則是,隨著國民所得增高,大學人口也愈多。我們不可能設想大學入學人數有一個上限,接著來要求一部分年輕人不能或不要上大學。如果以人為的力量,將大學的數目減少,入學率壓低,那麼年輕人往中國或其他國家就讀人數必然增加,這也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

第二個迷思:學費太高,學生負擔太重。低學費政策近似福利政策,愈多年輕人受惠愈好。急待解決的問題是,中上階級子女有極度高的比例,進到較低學費的國立大學,而家庭收入較低的學生,進到學費較高的私立大學或技術學院。這樣制度化安排,讓大學體制加深、而非減低現有的社會不平等。該增加學費的是國立大學。同時,對於經濟弱勢的學生不只是提供就學貸款,也要提供工讀,特別是研究助理的機會,這對減輕學費負擔很有效,但目前這些機會,幾乎集中在所謂的「頂尖」國立大學,更進一步的製造不平等。

第三個迷思:台灣學生素質太差(常拿中國來比較),競爭力太低。這是個完全錯誤的判斷。過去廿年台灣大學理工教師的研究能力,在亞洲地區不遑多讓,社會科學的師資與研究水準也有長足的進步。台灣高教的品質提升,訓練出極多優秀的大學生。如果用學生目前的低薪,來評判他們缺乏國際競爭力,倒因為果,這樣的想法,既不公平,也失了焦點。

歸根究柢,台灣過去廿五年間幾乎是有去無回式的資本外流(在中國就有一千五百億美元),造成一個快要窒息的悶經濟。在低度成長的氣氛下,導致許多人認為大學不應氾濫,學費要低,用廿二K僱用年輕人就可以。未來的教育人力政策,跟著這些迷思走,會讓台灣經濟再繼續悶下去。(作者為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台北大學合聘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