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向中國一面倒 台灣一定倒

◎ 鄭文翔

不可諱言,中國市場是台灣必須把握的商機;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是否太過於偏重甚至傾斜於中國市場,以致變成什麼樣的事情都得看中國臉色?

過去,台灣的業者以創新的方式、思維,前進中國,利用中國當時便宜的勞動資本、地價成本等開拓新的商機;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發展,其原本具有的低廉成本優勢不再,使台商必須往更內陸、甚至轉進東南亞進行另一番的開拓工作,才能處理新的問題。有遠見、有創新能力的業者,能夠有效評估各式各樣的風險,當新的問題或壓力產生時,他們能夠沉著面對,將危機轉化為契機;不過,可以看到的是,愈來愈多的台灣商人,只願意將所有賭注投在中國市場,不論是前往當地投資或是台灣內部的觀光業者,多數存在著「中國台灣具備同文同種優勢」等過時的思維邏輯,而不願思考如何有效讓相關產業轉型、進行創新的工作。

過去八年,兩岸關係表面上風平浪靜、和平共處,兩岸領導人甚至還見了面、握了手。但,在這看似關係緊密的同時,卻浮現了相當重要的問題,也就是台灣的民間與政府,都太過於一面倒向中國,使得台灣在經貿層面的發展空間與態勢反倒受到限縮與與影響。現在的情況就是台灣在這八年間並沒有發展、也沒有思考怎麼樣拓展新的生存機會與空間,而是政府帶頭鼓勵民間企業只要去賺簡單錢、將絕大多數的心血投注在「同文同種」的中國之上。這種態勢將帶給新政府極大的壓力,因為新政府仍必須照顧台灣企業的發展與生存,但過去這一段時間舊政府的施政偏頗與企業的守舊思維,使新政府縱使想要發展新南向政策、或是調整過度傾斜於中國的天平,也一定會面臨許多質疑與挑戰。

我們常常羨慕南韓、日本的創新思維與軟實力,但一直以來都是停留在「羨慕」,而沒有實際改進或是學習的方法與作為;當南韓與日本能夠吸引全球各地的遊客進行遊覽、消費,台灣難道不行嗎?一定得靠中國才能生存嗎?確實,我們不能放棄中國市場,但更不能忘記世界存在著更大的機會。

(作者為政治大學博士候選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