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建立台灣國民兵

◎ 王悅年

七月四日為美國國慶,台灣剛好挑在這個日子舉行國防戰力展示,展出多項國軍主戰武器與近年來軍購、自我研發成果。除了軍備發展外,我國兵役制度也即將走入募兵制的嶄新階段,軍隊規模將有所縮減,在募兵制的推動下,不僅現役軍人,未來後備軍人人數亦會降低,且絕大多數的後備軍人退伍離開部隊後,相關本職學能隨著時間皆不復以往,戰時發揮的戰力勢必打上折扣。在中國武力威脅持續升高的今天,建立類似國民兵的後備役制度,相信是台澎防衛戰的關鍵因素之一。

 圖為陸戰隊官兵進行訓練。(資料照,記者羅添斌攝)

針對這部份,後備指揮部與相關法規應大幅更動,在現行召集訓練模式外另成立「常備後備役」制度,由未達除役年齡(或視狀況採例外處理)的後備軍人志願報名之,定期回營接受專長復訓與最新訓練,並配合重要演訓或重大災害任務編組,但每人每年在營天數需有上限的規定,這樣的後備役雖然賦予獨立建制,仍應廣泛與現役部隊協同行動。對國家而言可在現役軍人外創設出具一定規模與應變能力的部隊;對於個人而言,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器打擊精準度不若先進國家,且按照北京當局近年來對國際法的態度,其是否願意接受國際人道法與其他習慣法的約束仍屬未知,持續受訓將必然提升個人在危機時的存活率。

除此之外,本文亦認為替代役退役人員應納入後備體系,包含現行各項召集制度與上述提及的「常備後備役」,替代役非編入作戰部隊,可做為國軍勤務編組或輔助角色。

「常備後備役」人員為民間人士,但其在營期間應比照現役軍人,受陸海空軍刑法規範,也享有同比例的待遇與福利,為了鼓勵參與,亦可在可行範圍內給予其他優惠與榮譽。這個概念非首創,在諸多募兵制國家都存在著程度不一、卻行之有年的體系。伴隨募兵制的到來,與中國近年來窮兵黷武的走向,對台武力威脅強度持續升高,我國軍事制度更應該有所精進,本文提到的「常備後備役」僅為其中之一的項目,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極大化台灣的自衛能力,是各界必須嚴正注目的議題。

(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助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