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由《21世紀資本論》談銀行公公併、打亞洲盃

◎ 黃天麟

法國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21世紀資本論》,書評極佳,甚至被譽可能改變21世紀全球資本主義的巨著。皮氏的主要論述是:經濟成長率代表社會「平均財富」的增加速度,而資本的報酬率則是代表「資本財富」的平均增加速度,若政府讓資本報酬率一直高於經濟成長率,就表示擁有大量資本的資本家財富累積速度大於社會平均財富之累積。將來會有80 %以上資本集中到社會最富的10 %的人手中(尤其是最富有的1%),其他的90%都將是當今資本主義失衡的受害者。

是以,「以全民福祉」為施政中心的政府,政策應著眼於平均財富的增加,增長國內經濟成長。但很不幸的是,馬政府多年都背道而馳,大幅傾斜至「追求提高資本報酬率」為走向的政策,高舉「資本必往最有利的地方走」大旗,積極推動對中投資之開放、直航、ECFA等。台商對中國之一窩蜂投資,確實短期讓他們的資本報酬率提高(因可利用低成本工資及資源),但卻也為此失去升級轉型的契機,造成台灣青年失業、薪資水準倒退15年前水準的慘境。獲利者都是台商資本家。

此次江內閣全力推動的銀行「公公併」、「打亞洲盃」,同樣也是只求提高資本家「資本報酬率」,心無人民的政策方向。政府還口口聲聲說:我國銀行的資產報酬率(ROA)僅約0.68 %,資本報酬率(ROE)去年亦只達10.26 %,遠低於國外國際性銀行之水準(ROA1.3 %、ROE16 %),合併是提升競爭力的有效方法。然而庶民要問的是,「打亞洲盃與22k市民何關」?「公公併會增加銀行對一般庶民之服務嗎」?

問題是,資本報酬率提高了,對庶民而言,不是福音,而是夢魘!銀行提高資本報酬率的方法,當然是以合併所獲的市場價格掌控力,提高規費(如調高匯款代收手續費)、拉大存放利差(如調升房貸利率)。大戶有與銀行議價之能力,小戶則無,所以所有銀行提高的資本報酬必將由升斗小民來承擔。這就是《21世紀資本論》一再提醒社會財富逐步集中於少數10 %人手中的過程,馬政府在此過程中又要扮演幫兇的角色。(註:銀行非生產事業,10%的資本報酬率已夠高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還不到4%)

更嚴重的是「公公併」後,大型化的公營行庫真能打亞洲盃嗎?可預見的是,公公併併後十年所將呈現的,不是1加1等於3,而是1加1等於1.2。現在浮在檯面上的公公併組合,在國內重疊性遠大於互補性,則每一配對將會騰出8%的國內市占率讓其他銀行去蠶食,得利者鐵定又是那些早已獲得社會絕大部分財富的「大型民營金融財團」。公營行庫、國家及全民都是此一遊戲的失落者。(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