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石之瑜/文化暴發戶

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

貧困久了而突然有錢了,任何人難免忍不住什麼都蒐集來炫耀一下,舊東西重新包裝一下也自鳴得意,新東西更喜歡弄來把玩。比如說,儒家文化、禪宗、階級鬥爭、中國夢等等證明自己有身分的各種調調,都可以湊放在一起,多多益善,無所謂。若是有這樣大手筆的文化暴發戶,必然是崛起的中國所孕育。

就在今年紀念五四這個要把儒家丟到茅坑的愛國運動時,習近平到北大校園發表冗長講稿,竟不斷複誦儒家的名言警句,甚至還不忘夾雜一點禪宗。最近,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卻發表關於階級鬥爭的長文,提醒大家資產階級繼續與內部敵人結合,故不能放鬆鬥爭任務。過沒兩天,習近平再度專門針對儒家文明加以弘揚,且仍然大量引述儒家學說。一時之間,儒家思想與階級鬥爭兩種調子,同時繞樑不絕。習近平甚至讚賞共產黨人向來繼承中國優秀文化的傳統,好像破四舊、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都沒發生過,還給外界一種王偉光與他唱反調的印象。

什麼都可以湊在一起的現象,是後現代作家鼓吹眾聲喧嘩的前提,正由於人人具有重組再造的能動性,所以世界總是百花齊放,導致霸權宰制的不可能。這也是後殖民主義作家最敏感的主體性來源,亦即當所有經典主流輸入之際,都不可避免與在地的草根文化混融,形成不斷相互收編的演化過程,進而摧毀了窗明几淨的霸權價值體系。其中,文化暴發戶是最令上層社會氣憤,但卻充分發揚後殖民情境下濫用精神的無賴英雄,因為他們迎合外來價值的便宜作風令英美主流嘖嘖稱奇,而他們擺出發揚傳統的姿態,則叫在地的沒落貴族作嘔。他們自己常樂在其中,甚至還能把瞧不起他們的那些高貴人們招來喚去。

中國崛起於一切失範的詭譎中,馬列物質主義培養了逐利之風,精神空虛則觸發了懷舊的浪漫,更有美國虎視眈眈謀我日亟的焦慮所促成的某種對峙之情。其結果,美國的、中國的、馬列的匯於一爐。像「夢」這種在中國民間傳說中與鬼神溝通的文本想像,竟然變成了像美國夢那樣的中產階級式的確幸,讓美國人啼笑皆非,讓中國人不著邊際。不過,如此創意誤用「夢」的美式論述,除了恰恰反映文化暴發戶性格之外,並也不經意地透露其下深藏一股與美國別苗頭的動機。

王偉光讀似違反時代潮流的階級鬥爭原理,與習近平回歸儒家思想的拳拳服膺,兩者共同指向的,就是「非美意識」,前者借用對資產階級的專政呼籲為暗號,警告國內知識界必須與美國價值劃清界限,後者則積極回溯固有文化為包裝,為自己好像成功開創了另一條道路在自鳴得意。文化暴發戶要的沒有別的,就是某種看似與人一樣而不怕被瞧不起,但又能證明自己更有格調而逼人稱讚的氣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