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市民主義 市長須知

◎ 劉世忠

連勝文參選台北市長迄今,急欲凸顯的市政願景思維,與馬英九、郝龍斌前後兩任市長一脈相傳,皆是要花大錢建設,而非關照市民主義需求與城市的文化再造。

相較之下,我們探究其他國際城市在舊市區轉型改造上的成績,多是納入市民主義參與以及城市空間的有效利用。例如丹麥哥本哈根,以居民生活的角度進行都更。城市整體發展將氣候條件、節能減碳、雨水收集、建築設計、自行車空間等綠色運輸列入規劃考量。同時修訂新建築綠能法規,結合環保建材,大眾運輸車站引進大量自然光線,改造原本充滿家庭廢水與船隻漏油的港口成為觀光區,讓哥本哈根博得歐洲「綠色首都」美譽。

再看美國紐約,曼哈頓寸土必爭,東南角的肉品包裝區原本充斥色情、暴力、黑暗與毒品,為了都市改建,本擬拆除早年運送肉品的高架鐵路。但是在市區居民與文化團體要求下,前任市長彭博將高架鐵路保留,並種植四季植物,作為小學生戶外教學之用,紐約市民和各國觀光客多了一處休憩空間,也帶動周邊高級餐廳、旅館與精品店進駐。

又如二○一二年英國倫敦舉辦奧運,主要場址與選手村選在東區落後、骯髒的廢棄工業區建造,正是著眼於奧運後的城市再造與建築再利用,讓選手村成為平價民房,奧運省下的預算轉用於舊市區重建。今年四月,占地五六八英畝的倫敦奧林匹克公園正式開放,嘉惠倫敦市民,帶動東倫敦地區發展。

上述城市都有著大都會過度開發後的舊遺產,但有為的領導者總能化腐朽為神奇,結合市民主義與社區再造,同時保留文化遺產,重塑市民的城市光榮感。這才是台北市民迫切需要的。

(作者為台北市民,現職新台灣國策智庫執行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