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馮光遠/當Lucy碰上凱子市長

去年,台北市政府影委會花了納稅人三千七百五十萬,補助法國導演盧貝松來台北取幾個景擺進他正在拍的電影《LUCY》裡頭,鬧了不少新聞,這幾天,相關新聞繼續發燒,可是台北市長郝龍斌認為,這錢花的值得。

因為不是花郝龍斌的錢,他當然感覺花的值得。

其實,台北市政府為了宣傳台北,的確煞費苦心,問題是,主其事者這種「置入性行銷」的思考,空洞、浪費、無效不講,出了問題被議員抓包,也完全講不出花錢請國際名導來宣傳台北這個作法的學理基礎。如果我們不正視郝龍斌市府這種砸錢亂辦事的豪門作風,台北市民的納稅款永遠別想得到妥善的利用。

其實,宣傳一個城市,最成功例子是紐約市,紐約市的作法不但不必花大錢,每年還能夠替城市掙得高達七十一億美金的收入,聽起來匪夷所思,可是全是事實。

一九六六年,紐約市長約翰.林賽(John Lindsay)開始一個新的政策,就是成立一個直屬市長的辦公室「Mayor’s Office of Film, Theater & Broadcasting」,專門協調各個局處,協助來紐約拍電影的單位。這個後來簡稱為MOFTB的辦公室,從拍片單位的拍片許可、路權申請、維安及交通規劃、社區公關、食宿的建議、工會成員僱用規定的解說等等,什麼忙都幫。其目的,就是將紐約市打造成一個對電影人來講「友善的城市」,這個作法,很快地就把紐約市曾經有的電影業風光時代找回來。從此,美國西岸的電影由好萊塢掌控,東岸,紐約市不遑多讓。

把整個城市當成攝影棚使用的觀念,極其聰明,因為隨著電影的全球發行,全世界都從電影裡看到紐約市,電影成為宣傳一個城市、保留一個城市影像的最佳媒介。比方說,雖然世貿中心雙塔在九一一事件裡消失,可是在無數的電影裡,我們仍然能夠藉著畫面懷念這兩棟建築。比方說,全世界多少人在電影裡看過中央車站、帝國大廈、中央公園、華爾街、四十二街、上西城幽雅的生活步調、下城格林威治村波西米亞的氛圍,而決定把度假地點定在紐約。

根據手上二○一二年五月最新的資料,紐約市因為電影工業,一年的營業額為七十一億美金,提供十三萬人就業機會,每年,在紐約市拍攝的劇情片平均約兩百部,電視影集二十多部。這些數據讓我們看到,只要有正確的政策,就著主事者的想像力,宣傳城市哪裡需要花錢?如果照郝市長的作法,一部電影砸三、四千萬,再多的錢都不夠他花,遑論電影導演他們拍片選景或者對城市的詮釋,哪裡是一個市長或文化局長用錢就可影響的?

謝長廷當高雄市長的時候,有次,他的新聞處長姚文智找我去開會,談如何行銷高雄,我因為九○年代與李安在紐約市拍過《推手》跟《喜宴》,充分享受到MOFTB的好處,就把這個制度介紹給他以及他的同仁們。後來高雄成立台灣第一個協助影視拍攝的「拍片支援中心」,蔡明亮的《天邊一朵雲》、蔡岳勳的《痞子英雄》,不都成功地用電影將高雄市介紹給台灣以及其他國家的觀眾?

城市的行銷方法很多,郝市長呢,永遠只知道砸錢、以及砸更多的錢,《LUCY》花了近四千萬,氣魄顯然不夠,看看他的「世界設計之都」的大手筆,「一城競爭、一城入選」已經花了幾億,這兩年還不知道要花多少億。權貴子弟花錢如流水,問題是,我們繳稅的哪來那麼多的錢讓他花?

(馮光遠/作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