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土地的勝利

◎ 林南興

一九九○年代初期,我住在阿根廷,那時租居在當地一棟傳統房屋的二樓,很容易聽到由樓下的露天長廊所傳來其他台灣房客的聲音。有天剛好聽到樓下兩人聊天,其中一人抱怨著大舉進入阿根廷的中國移民許多惡形惡狀,以及中國幫派的囂張,另外一個人像是要安慰他般地用台語說:「啊,你不知道咱中國人跟大陸人是不一樣的啦……。」

過了約廿年,兩年前在一次外語檢定的口試練習中,我聽見一個外國老師與一個國中女生這樣的對話,外師:「在你住的城市裡,有外國餐廳嗎?」 國中生:「有啊!有很多中國餐廳耶。」

由發生在我周遭的兩件趣事,可以發現這幾十年來在台灣人民心態的變化。在開放與中國更加頻繁地交流之後,這塊土地上的居民反而越來越認同自己的土地,稱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例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所謂的外省族群中。這也就是阿根廷學者談到來自歐洲的移民們如何轉換自己的文化認同,融入阿根廷社會,認同自己是阿根廷人時所談到的「土地的勝利」。

但是這樣的心態轉變趨勢,自然會有許多心態還停留在過去的保守勢力者反對,尤其是以與中國的聯繫為「法統」的外省權貴們,以及將與中國的關係視為獲取利益的某些財團;更不用說這也危及處心積慮想利用這樣的「血緣」藉口,作為介入台灣政治或併吞台灣的理由的中共政權。也因此這些人想盡辦法要逆轉台灣人認同土地的趨勢,從教育上的「中國化」、「加重文言文比重」,到辱罵台灣人是台巴子,或是公開說台灣人都是「中國人X出來的」,乃至於簽訂內容不明的ECFA與服貿協議,以便將中國資本導入台灣,並利用親中媒體掌控輿論,抹黑反對者。

然而,台灣需要的是創意、自信、對自我的認同與邁向世界,而不是被陳腐的觀念與老人統治鎖在一個不平等不公開,隨時有內爆可能的中國市場裡。

(作者從事補教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