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Uber司機被「誰」犧牲

◎ 黃駿祐

Uber日前釋出新的宣傳影片,影片從孩子的童言童語開始:「做Uber嘛,就開車去載有需要幫助的人啊!」接著,孩子的爸緩緩訴說,因為前公司外移,想留在台灣多陪家人,便留下來當個Uber司機,養家餬口。但是,穩定的收入來源卻隨著交通部修法而遭遇危機,主角沉重的嗓音,呼應了影片標題「即將被犧牲的人」。

到底誰才是犧牲這群Uber司機權益的罪魁禍首?筆者認為不是交通部,而是Uber本身。若檢視Uber公司過去的招募廣告,不難發現與上述宣傳影片的矛盾之處。Uber過往一貫強調「兼職司機」、「合作夥伴」,強調自用車駕駛可在「正職工作之餘」開車兼職,彈性乘車費率,輕鬆賺外快。

然而,影片主角和現實中的許多Uber司機,最後都把Uber當成「正職」來做。原本預期為輕鬆寫意、兼職外快的形象,馬上被沉重的現實所掩蓋。也難怪Uber一改策略,開始動員Uber司機上街「以車排字」,強調起「工作權」了。

談到工作權,我們恐怕會馬上聯想到一個疑問:「Uber司機是勞工嗎?」這個問題,一般大眾可能不太在乎,許多Uber司機可能也不太在乎,連最應該在乎的勞動部,也未正面回應。正是因為Uber司機身分定位不明,才會錯認罪魁禍首,把積極輔導司機改開「多元計程車」的交通部和計程車業者當成敵人,把Uber當成照顧「員工」生計的良心企業。

事實上,正如筆者之前的論點,Uber根本不把司機當員工看。即使司機把開車當正職,賺的錢也要被高額抽成,Uber也不會為司機投保勞健保,更沒有退休金、年資累積、協商談判的權利,還要冒著被開白牌載客罰單的風險。賺到的錢還比不上這些隱性成本,到底是誰在犧牲Uber司機的權益?

(作者為上班族,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