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深入日本觀光列車談「台鐵美學」

◎ 曾光宗

這幾天台鐵推出了耗費巨資改裝的「觀光列車」,原本以為可以創造出新的形象,但一時之間所謂的「中華民國美學」及「台鐵美學」之負面評價卻大量湧現。

面對眾多的輿論責難,台鐵無奈地回應推出環島之星觀光列車之原意乃是希望增加「業外收入」,而「各界對該餐車之美感有諸多指教,本局均虛心接受,並將諮詢國內設計界意見」。其實如從動機來看,對照日本的JR東日本,他們「非運輸業」的業績,從1990年的16.8%,不斷增加後,到了2017年已達31.5%,因此台鐵想要跨出本業,強化「業外收入」的策略應該是完全正確的。

可是這種策略只靠提升「美學」就可以達到目標嗎?我個人認為似乎沒有那麼單純。

以我個人曾搭乘體驗過的日本觀光列車為例,從1988年營運至2015年停駛,連結本州至北海道的「北斗星」號寢台列車,訴求著一種「北國的浪漫」特定主題。另如屬於Local Line之地方路線層級的觀光列車,如車身為黑白截然兩色的「指宿之玉手箱」號,述說著九州薩摩半島的「龍宮傳說」。再如車身黝黑的「隼人之風」號,傳達著在懷舊的列車上感受美好的歷史年代之意境。再如2016年開始營運,擁有日本最大面積展望車窗的「雪月花」號觀光列車,由知名的川西康之建築師設計內外車廂,並由岩佐十良創意總監負責車上餐食與行銷企劃,全車的軟硬體都主動尋求跨界合作。

由上述這些案例來看,不論觀光列車的等級或屬性,從明晰的主題設定,到具故事性的在地連結,再到與「業外」的跨界合作等,這些特性都是成就「觀光列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以運輸本業擅長的台鐵,面對此類極為複雜且專業的「業外」工作,除應深刻地理解到這次爭議的真正原因外,更應打開封閉的決策過程與模式,以及保守的思想框架,積極尋求相關「業外」的專業跨界協助,而不僅僅只是「針對車內裝修設計及車廂外部彩繪進一步研議改善」而已。

這些觀念台鐵如能真正體認的話,未來的「台鐵美學」必會改觀。

(作者為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