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對中國是解藥 對中共是毒藥

當美中貿易談判如火如荼上演之際,日本「日經新聞」報導,在美國要求中國展開「結構性改革」壓力下,中國領導階層開始害怕爆發「顏色革命」危及共產黨統治基礎;中國公安部長趙克志日前罕見地公開提及防範群眾運動必要性,並把「防範政治風險」、抵禦「顏色革命」列為首要之務,凸顯美中貿易戰延燒對中國的衝擊,已從經濟面延伸至政治面。日經新聞更指出,就算美中貿易戰有降溫跡象,但中國不可能改變基本經濟體系,因為此舉關係政權穩定;若對美國要求退讓,習近平的權威恐被削弱。

美中貿易談判進入關鍵時刻,雙方皆宣稱順利、有進展,但最終的解決方案卻一直未能談妥出爐,其中癥結顯然在於美方在意的並不是單純的貿易失衡,而是智財權保障、強迫技轉換取市場、高市場准入門檻、國家補貼企業等結構性議題,有意一舉解決中國國家資本主義體制所造成的不公平貿易;然而,掛著自由市場羊頭、販賣國家資本主義狗肉,關涉中共統治的正當性基礎,更是其建構數位獨裁體制的有力支撐,一旦進行結構性改革,引進市場機制,勢必嚴重衝擊中共政權,使之面臨崩解的危機。日經新聞報導中國領導階層對中國爆發顏色革命危及政權存亡的憂心,可謂切中美中貿易談判的癥結。

吾人一再指出,美中經貿矛盾的本質,乃是自由市場與國家資本主義的扞格,基本格局是貿易戰,卻涵蓋地緣政治,甚至體制與價值之爭;而美中貿易戰的發展,在在印證此種觀察的正確性。其實,這場美中貿易爭端彷彿將國際政治拉回到二次大戰之後,美俄兩強所領導的民主與共產陣營二元對抗的冷戰場景。現今的中國已經取代崩解的蘇聯,成為國際關係理論「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中,向現存大國挑戰的新崛起強權,造成衝突顯然無法避免。舊冷戰時代的美俄對抗,關乎生活方式、價值觀與體制之爭;當前新冷戰時代的美中對抗則形勢更加險峻,因為崛起的中國,並未如助其開放改革的西方國家所願,經濟愈發達,就會觸動改革力量與機制,走上市場機制與民主自由之路。

經濟成長累積的豐厚資源,反而強化了中共的獨裁統治,加上在監控、人臉辨識、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高科技的精進發展,在技術上幫助統治者的羅網得以全面滲入社會各個角落與人民各個生活領域,建構出一個銅牆鐵壁式的數位獨裁統治模式。由是,中國民眾從改革開放初期,只要不涉及政治、意識形態,不挑戰中共的統治權威,則在娛樂、從商與個人享受上,猶能享有些許小確幸的空間;乃至今日,中國經濟更為茁壯,但民眾卻連觀看宮鬥劇、在網路上抒發不滿情緒的空間都被壓縮,整個中國無異於一座大監獄、作家喬治歐威爾筆下的《一九八四》。此外,近年來中國對新疆、西藏等傳統上非漢人統治區域的鎮壓管制,愈加暴虐,宛如現代的殖民帝國,復以中國不斷妄言台灣為其所有,因此,就對內的專制獨裁、抑或對外的霸權作風,學者比擬中共政權乃是傳統中華帝國的繼承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係秦漢帝國的復辟,確是一針見血的見地,絕非對中國人的偏見。

中國經濟成長,確實有助於讓多數中國人脫貧,提升生活水準,卻未在精神與文明層面帶來任何積極的進步,成為文明的民主國家;反而在專制獨裁與中華帝國夢的歷史詛咒下,走向惡霸的強權之路。中國常自我美化為愛好和平的民族,但史書上卻沾滿了對周邊民族征服與殺伐的斑斑血跡。諷刺的是,由鴉片戰爭的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蒙受列強的欺凌,但在洗刷歷史恥辱之後,卻由被壓迫者搖身一變為壓迫者,彷彿在中國歷史出現的都是這種惡性循環。民主與市場機制可以改造國家資本主義與專制獨裁體制,徹底根治中華帝國夢之惡疾。可惜,此種結構改革於中國這個國家是良方,於中共這個集團則是毒藥,因此對於美國提供的結構性改革藥方,中共領導人為求保住權位,大概只會如習近平所言「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