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當官兩個口還不夠?

◎ 張勳慶

台大校長管中閔上任數日後,監察院以其在政務委員、經建會和國發會任職期間,長期替「壹週刊」撰寫社評違反不得兼職通過彈劾,而目前所爭論者大多以個人政治立場或搬弄法條去表達支持和反對立場。但這些基本上擺脫不了個人情感上好惡,還有自身對政黨的態度,並未提升到民主政治和新聞監督的思辯,等於見樹不見林。

其實管中閔為「壹週刊」寫無記名的社評,最大的問題在於,是否模糊掉自身角色上當謹守分際,以及許多媒體社論出自政務官員筆下,表面上是透過邀稿,也會對外自稱文稿編輯,立場論述和發表全在媒體手中,但若其中存有官員透過社論為政策辯論,進行在國會場域外的對代議民意批判和惡鬥,甚至和媒體間心照不宣去交相賊進行並惡化更惡質的政治亂鬥,又或者是達到一些其他目的,例如成了學校老師要學生閱讀後寫心得教材,參加國家考試者準備期間必讀內容,又或者逢迎討好媒體經營者個人政治立場,所帶給自身事業版圖上的利益,那此種新聞自律變成了政媒套利,以及侵害台灣新聞亞洲第一的藏鏡人和影武者,才是對國內民主最看不到又嚴重內傷。

在朝入閣官員其實表達自身立場的舞台很多,多到有些地方政府還在砸公帑去搞置入行銷,加上平日採訪還有專訪,又或者在官方刊物上為文,早就可以暢所欲言。現在媒體會邀官員去為不具名社論撰稿,這些人士也會當下樂意答應,說穿了就是互相去進行政媒的裡應外合,然後去換來自身如垂簾聽政般的影響力,而此種掛勾早就進行多年,除了彰顯媒體自律與倫理上出了問題,更要留意之處是這些為文的官員,何以入朝當公僕者,仍存有躲在人民不知情的暗處,去透過媒體之手,進行文鬥和為己塗脂抹粉,這才是大家都在討論兼職問題外,一直沒透過主權在民的民主價值去思考的地方。

已經入閣當上政務官者,還孜孜不倦停留在學者,為媒體寫不具名社論,若其論述又有為己辯駁,政媒都出了很大問題,若能從愛國愛民精神在傅鐘下自省當會感到不安與虧欠。若國人和官員以及媒體,能從管中閔為官期間,仍透過媒體力量去發揮自身影響力中,去建立起政媒間當有規範和倫理,那才是另種民主價值的樹立。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