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時評)台灣國際形象下跌有感

◎ 林麗珊

此次選舉與十案公投的投票結果,引發國際媒體高度關注,我們到底向世界傳達了什麼樣的訊息?

從中美貿易戰戰況緊繃、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受到強烈抨擊、美日澳印聯合聲明抵制、美國軍艦穿行台灣海峽等事件都可以看出,世界政經板塊正劇烈變動,區域政治的緊繃情勢也正逐漸升溫。

在這樣的國際現勢下,台灣第十三案東奧正名公投的結果,加上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在國際媒體的解讀中,親中路線的國民黨陣營獲得強大的民意背書。除此之外,英國BBC也於報導中直指「台灣選民拒絕同性婚姻,此舉打擊了該島作為亞洲人權先鋒的聲譽」。

無論我們是否接受這樣的解讀,都必須了解,台灣過去曾以華人世界第一位女性國家領導人、大法官釋字第748號昭示的進步人權價值,讓國際媒體讚譽有加,大大提升了台灣國際形象。如今選後國際媒體下調對台灣的評價,是台灣人民需要共同承擔的—在中美角力戰中,台灣變得更加尷尬與複雜,也更難抵禦中國共產黨勢力的滲透。

台灣身處在政治、經濟與地理的夾縫中,在國際舞台上「被消音」太久,也缺乏主動爭取影響力的自覺。小國在現實主義的國際社會從來都不容易。選後,我們理當培養更加開放、敏銳的國際觀,爭取在國際媒體上更多的話語權,打造一個讓台灣人民引以為傲的台灣印象。這需要靠每一個成員共同努力。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系學生,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