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高雄牌觀光產品

◎ 張姮燕

發展城市觀光是執政者努力的目標,然則高雄縱使在近年來興建許多觀光景點及建設,如藝術文化展場、海岸步道、夜市,配合捷運、輕軌和渡輪的改善,在缺乏環境與人文歷史的整體連結與規劃的影響下,高雄終究是個沒有一個觀光底蘊的城市,在亞洲地區不具有競爭性的吸引力或觀光特色。

高雄已具備一個非常明確的城市定位:港口城市,而這個城市定位,需要一個具有觀光議題的「地標」(如台北市的台北101),或一個觀光旅遊的主軸,作為連結,以吸引台灣本地遊客以及國際旅客的目光與駐足。比如,想到台北市就想到台灣首都,接著想到必去景點101、故宮博物院;而台南為古都,必須去各項弄走走、去古蹟看看;台東為自然風光,要去太麻里看日出、吃著飯包。什麼高雄地標,對外國旅客而言,是來台灣必來高雄才看得到?對本地旅客而言,是值得再訪的?這些地標,未必是個高樓,或是摩天輪,可以是個市集,可以是個夜景,也可以是個只有高雄才看的到的表演(如澳門的水舞間、拉斯維加斯的O show)。觀光意向,不一定要靠硬體建築形塑,但得讓觀光客,想到這個城市,就直接想到這城市的特色,進而想要購買這個「高雄牌觀光產品」。

高雄近年來,不乏華麗的硬體建築,但有了硬體建設後,更應想發設法增加其使用機會。比如亞洲新灣區的重大建設之一「高雄港埠旅運中心」銀白色船體建築造型特殊,可停泊國際級觀光郵輪,並能提供觀光客眺望高雄港風光的海岸觀景平台,但除了遊輪觀光客外,沒有其他周邊活動能吸以人潮,甚至無法讓停港遊客能在周邊消費。西雅圖的派克市場(Pike Market)沒有華麗的港埔,只有遊輪停靠,但因為派克市場的熱鬧,有攤販自創的丟魚表演,從無到有的把旅客拉去看在魚販丟魚、接魚的銷售方法;該市場周邊,也有著的一家的星巴克,吸引無數人潮去朝聖;更有著參加巧達湯比賽冠軍的名店,讓郵輪觀光客就算只有幾小時停泊時間,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體會當地風情。高雄港埠旅運中心在郵輪停泊的同時,周邊若能有免稅區(duty free)可供購物,幾個在行走距離內的巷弄美食、文創商店,搭配現在幾個已在附近不遠,達輕軌即可到達的如駁二、鹽埕區等,可以讓遊客對短暫的停遊,有地方可以玩、有機會可以消費、有東西可以吃。

既然高雄打造出港口城市的定位,高雄各個碼頭周遭建築物老舊且與港景意象缺乏融合一致的設計感,變成了美中不足之處。同為港灣城市,香港維多利亞港燈火通明的高樓大廈營造出全球知名的夜景景點;新加坡碼頭、河流與高聳的商業大樓交織成現代與歷史感兼具的河岸風光。有著高雄港與愛河的高雄,需要完整的規劃,透過光與水的意象,整體規劃營造港景,再搭配燈光秀、水舞,仍舊可以吸引遊客遊港或遊河欣賞夜景。

若來高雄的旅客,來訪時間超過一天,景點即可延伸到美濃、旗山、田寮、六龜,走訪特殊景觀地形或體驗當地特色文化。而為了旅客可以延伸到達這些景點,公眾運輸系統的便利性成為發展的關鍵,但為避免有多蓋了建設而旅客不來,現在的旅客也已習慣並喜好租台車自由行,台灣還有右駕的便利性,在機場、捷運站、高鐵站等處,有方便租車的服務,便可成為在增加公眾運輸系統到這些高雄偏遠地區的首選。

期許發展郵輪觀光的高雄,尚未從工業城市轉型,目前條件也無法移掉高雄的重工業。但發展觀光,卻是高雄城市發展不能忽略的一塊。旅客對高雄觀光的品牌印象不深外,工業城市空氣污染嚴重、文化藝文活動缺乏的既定印象及現況,仍是發展觀光的阻力之一。郵輪帶來的旅客,趁著下岸的幾個小時,在空污嚴重、氣候炎熱的高雄,能否在港口周遭進行觀光、休閒、遊憩活動,且願意再訪,也是高雄發展觀光的一大挑戰。但高雄的觀光,仍舊可以從工業城市轉型、發展綠色城市、解決空氣污染等方向著手,搭配高雄港周遭整體形塑的旅遊主軸及地標性建築,輔以便利的公眾運輸系統及租賃汽機車服務,塑造高雄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觀光特色,使高雄成為吸引觀光客必訪並再訪的旅遊景點。

(作者為義守大學娛樂事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