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因應中國測試台海現狀底線

蔡總統返國隔天,美國後院的薩爾瓦多與我國斷交、與中國建交。蔡總統指出:現在的中國,不只是兩岸和平的威脅,中國現在在世界各地所做的,無論是干涉各國內部事務,破壞國際市場秩序,已經造成全球局勢高度的不穩定;現在的兩岸關係,已經不只是兩岸之間的問題,也是區域問題的一環;中國對亞洲地區的企圖心,尤其是去挑戰、甚至於取代傳統力量所主導的國際秩序,再加上日趨複雜的貿易衝突,中國正以加深對台灣的壓力,凸顯它在區域當中的影響力和實力。簡言之,習近平戰略擠壓美國,川普對中戰略清晰化、對台提升關係,於是台灣成為習近平的出氣孔,挖台灣的邦交國也在拔美國的樁。

中國外長王毅(右)與薩爾瓦多外長卡斯塔尼達(左)昨日(21日)在北京參加建交簽署儀式。(歐新社)

這次蔡總統出訪過境美國期間,發生八十五度C事件便已預示,中國對台美關係升級的反應,絕對不會僅止於一杯咖啡。果然,挖走傳聞已久的薩爾瓦多,成為「中國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的新舉。從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到薩爾瓦多,致力於維持現狀的小英政府,不斷受到「一中銀彈」的襲擊。國難當前,那些還將矛頭指向政府的人,刻意忽視馬政府時期的外交休兵,其實是犧牲主權來換取的苟且偷安。而外交休兵了八年,外交戰場拱手讓人,繼任者只要拒絕「一中勒索」,台灣就得面臨當前的處境。可以這麼說,今天外交處境之艱困,乃是全民為外交休兵付本息!

蔡總統善意維持現狀,並未蓄意挑戰北京的紅線。今天,習近平的莫須有攻勢,真正的癥結不在台灣,而是台美關係升級。而台美關係升級,也不是台灣有多大的能耐,乃是中國對國際秩序、市場經濟的衝撞,造成中美關係由戰略夥伴轉為競爭對手。從朝鮮半島、東海、台海、南海到印度洋,「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從預言成為現實,台灣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再度彰顯;「印太戰略的民主典範」顯示,台灣的軍事、民主、經濟都是堅持普世價值不可或缺的拼圖。一言以蔽之,中國結束韜光養晦,追求「霸權崛起」,台灣雖然首當其衝,但台灣的真實案例卻警示國際,必須從改革開放初期浪漫的「中國夢」醒過來,遏阻軟威權倒退回硬威權的「中國夢」成為世人的惡夢。台海現狀,中國不斷測試底線,美國準備好了嗎?台灣準備好了嗎?

最近,為習近平國際戰略服務的「一帶一路」,已然暴露其債務陷阱外交的本質。干預國際學術研究,滲透民主國家內政,對外推廣威權主義等,「獨霸」國際的野心昭然若揭。再加上,不斷煽動「厲害了我的國」的民族主義,「新軍國主義」的幽靈,正在中南海的上空徘徊。而其迷戀海盜經濟模式,終於引起川普的反擊,以貿易戰瞄準中國弱腹部,觸動中國的內部矛盾。貿易戰,對完全掌權的習近平,出了一道經濟民生的考題,稍有不慎,可能影響權力穩定。而維穩,台灣堪稱首選工具,沒有藍綠白橘之分,國人要有心理準備。收買我國邦交國、機艦繞台擾台、施壓國際航空公司矮化台灣、主導停辦台中東亞青運,接下來可能還會層出不窮,只要台美關係繼續升級,只要習近平仍需維穩,台灣就不能恃敵之不來。

話說回來,被視為「核心利益」的台灣,面臨中國非往昔可比的進逼力道,北京當局可能也得理性計算得失。「威脅台灣」,等於自我實現了「中國威脅」的指控,因為不論從第一島鏈或印太戰略來看,台灣都是國際秩序、市場經濟、普世價值的試金石。於是,「威脅台灣」,使得所謂的兩岸關係,往印太的區域連動問題質變。「台灣關係法」,早已明確反對「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前途之舉」,近年的「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只不過是因應「中國威脅」的戰略清晰姿態。可以想像,假使「威脅台灣」愈演愈烈,類似美軍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並到東岸外海會合航母之舉,戰略清晰也將從姿態轉為行動。中美貿易戰、大國角力,或許是一場持久戰,不論如何,台灣必須恃吾有以待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