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全台古蹟第一爛」談歷史冷感症

◎ 呂清夫

最近有人建議把新北投車站提報古蹟,引起不少爭議。一些學者雖不同意,但不免吞吞吐吐不敢直說。市政府則說,這個重建的火車站使用舊料達到七十一%,這倒是說到了重點。

其實法規應該訂定一個修復的標準,否則所有重建的古厝都要列入古蹟,那可能沒完沒了。從最早的林安泰古厝,到最近的植物園南門町三二三、紀州庵離屋等等都要列入古蹟嗎?反對把新北投車站列入古蹟的人覺得重建的位置不是原址,但也有人認為地點不是問題,植物園的布政使司衙門便是從中山堂那邊搬過來的。我覺得應先看看像不像個古蹟,重建的新北投車站實在太新了,所以個人認為應隔一陣子再說。

其實在修復技術上,我們還是停留在蓋新房子的層次,日本的話,這種修復一定要將新料作舊之後才使用,我們似乎沒注意到作舊的技術。還有現在放的位置沒有腹地,從前還擱置在原址的新北投火車站,我曾去看過美展,當時的展覽除了大廳之外,也在月台展出,氣勢就不一樣。

這個例子讓我們想到台灣人真有歷史冷感症,或者很不重視歷史建築,常常最年輕的古蹟遭到最徹底的破壞。例如二戰剛結束時,台北的東門、南門、小南門都還保有清朝的原貌(當年西門被拆的時候日本總督還很後悔,但是為了鐵路縱貫線的通過不得不爾)。沒想到一九六六年,碩果僅存的這些城門就一個個被除舊布新,城門的屋頂都被改成中國北方建築的樣式,閩南式的屋頂都不見了,只有北門例外。當時政府還說為了觀光才這樣改,但是政府沒想到,大家觀光要看的是歷史的風采。

日前,文化部大手筆撥出兩億元給「草山御賓館」,全額補助修復之用。這棟日治時代的溫泉別墅,位於陽明山中山樓附近。當年為了迎接日本裕仁太子來台之用,格局之高可以想見,內有洋館與和館。其後繼續做為日本皇族來台接待之用。二戰後,曾由蔣家及孫科入住,二十年前被劃定為台北市定古蹟,但是一直沒有作為,如今整棟別墅像個垃圾屋,有人說像是鬼屋,有人說看了心痛,還有學者說是「全台古蹟第一爛」!

這樣的古蹟要修復,真不知如何下手?萬一修復後又像新北投車站那樣煥然一新,那還能算古蹟嗎?但是錢已經有了,修復或重建勢在必行,只是為什麼要等到古蹟被踐踏到這種地步才來修復呢?

(作者為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研究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