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學術回饋金 劫貧濟富

◎ 楊德源

台灣產業的競爭力面臨重大挑戰,但是學術界少有著力之處,因為教育部對大學教師在外兼職有許多管制,而且只允許部分產業及職位可以兼職,其中對生技產業鼓勵最多。生技產業風險高、資本大,而且要很久才能看到成效。反觀金融科技資本額小,創意見效之時程短,卻毫無著墨,實在莫名所以。

另外,大學教師在外兼職的每一職位,不論其年薪多寡,公司必須支付約十萬多元的學術回饋金。年薪千萬或數百萬元的兼職,和只有數十萬甚至十幾萬元的,竟然都要支付相同額度的學術回饋金,實在是太過偏頗財團而又虧待中小企業,等於是劫貧濟富。中小企業其實是台灣經濟的主力,提供年薪十幾萬元的職位,還要額外負擔十萬多元的回饋金,情何以堪。相較之下,大企業、大財團提供數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的職位,也是負擔相同的回饋金,道理何在?

少子化造成大學教師供過於求,若能適度開放管道,讓大學教師能有部分時間在業界服務,由企業提供薪資,既可以降低少子化對大學教師的衝擊,也可以活絡產學合作。讓企業與學校合聘教師,一方面能夠充分利用大學的研究能量,又可以促進產業升級,一舉數得。但是,首先應解決此一劫貧濟富的學術回饋金。再者,政府也要顧及傳統產業的永續發展,不應獨厚某一產業,反而造成弊端叢生。

(作者為國立高雄第一科大金融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