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學生政治新聞學

◎ 劉一德

最近接連發生兩起學生參與公眾事務的新聞,一則是「台大生抗議中國統戰音樂節」;另一起則是「建中生自費將國旗插滿南海路」,引起筆者興趣的是,對比這兩則新聞中的媒體報導與民眾評論,能夠清楚看出部分台灣人民心裡仍存在著威權時期所深植的雙重標準。

鮮少有報導或評論者認為「建中生自費插國旗」是不務正業;相比之下,「台大生抗議中國統戰」的行為,卻不斷被特定媒體與名嘴以「學生的本業就是唸書,不應該繳學費去參加政治活動」,批評為不守本份。不禁讓人疑惑,固然抗議中國統戰是政治活動沒錯,難道號召掛國旗就不是政治活動嗎?

事實上,政府與社會大眾從以前到現在,對於學生參與政治的態度,都存在著嚴重的差別待遇。舉例而言,前總統馬英九津津樂道的「保釣抗爭運動」、「抗議美國斷交」,由於被定義為「愛國」的行徑,政府不但不阻止,更樂於鼓勵學生參加。相反地,若學生積極參加「抗議黨禁、報禁」、「野百合學運」等活動,社會就會高舉「學生的本份在於唸書」的大旗,想方設法批評或阻撓。

民眾積極參與政治事務,一直是讓民主機制正常運作所不可或缺的基石。只有不斷討論與溝通,才能增加人民對於政治議題的熟悉度與關注度,進而避免國家恣意妄為,逕自通過違反民眾利益或背離人民期待的政策。例如,在太陽花學運前,幾乎沒有人知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內容為何;惟有不斷參與學生所舉辦的討論、辯論,民眾才逐漸明白為何台灣不需要這種損己利敵的賣台政策,進而在短時間內,激起大量民意阻擋了國民黨的獨斷獨行。

正是因為學生對於社會充滿熱情,且擁有較為進步、開放的理念,在參與政治活動時,所採取的立場往往與執政者相左,論述也更為有說服力;蔣家獨裁政權才會不斷透過區別政治活動的屬性(愛國或不務正業),並給予差別待遇,打壓抗議政府的學生運動。這種威權時期的雙重標準,深埋於部分台灣人心中,抗拒著進步思想。唯有透過對比才能發覺,原來這些人不是討厭學生參與政治活動,而是討厭學生參與「他們所不樂見」的政治活動。

(作者為台聯黨主席)

建中學生家長談校長

◎ 高志仁

十月十日,所謂國家生日的慶典,在國族認同高度分歧的台灣,總是一個節慶,不同情懷。

現今台灣執政黨的支持者,許多是對這節日無感甚至批判的,此一客觀事實,連結的是綠營台派對脫離中華民國流亡遷占體制、正名制憲自決建國的深切期許。

然而此一相當程度代表當今台灣政權正當性的國族觀,卻時不時在公共領域受到挑戰。以台北市明星學府建國中學為例,有學生發起活動「讓過去十月旗海飄揚的景象重現在南海路」,宣示「國旗是國家的象徵,但是現在很多人對國旗不再尊重」,同時「感謝支持的同學們、師長們、社團,也感謝校長的大力支持。」

發起學生覺得很多人不尊重國旗,其實就是前述台灣人不認同中華民國體制企盼新國體的自然流露,具備合理性和正當性,年輕學生不認同也是OK。但是從個人的不認同上升到校園和街道公共領域的意識形態展演,體制的配合就是個問題了。

先不論發起學生宣稱得到師生和社團的支持,這是否具備整體意見足夠的代表性,更關鍵的是所謂「校長的大力支持」,是否具備教育行政首長認知各級學校是國民意識養成關鍵場域、不宜單方面宣揚爭議性國家認同的敏感度?學生個人觀念立場姑且不論,校長憑其體制權勢協助宣揚於公共空間才是問題所在。

再者,所謂旗海飄揚南海路,而南海路上建中隔壁就是直指中華民國體制迫害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掛旗有沒有考量和尊重受難家屬和相關人士的感受?

這種思辨,其實是師生對話、再教育的契機,而建中門口矗立中華民國威權人物銅像,也要一併檢討。

(作者為建中學生家長,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