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翻轉偏鄉也需要玉山計畫

◎ 林彥佑

拜讀「偏鄉,偏在哪裡」,筆者心有所感。筆者因專案計畫,在城市任教十年之後,自願申請到偏鄉服務,從七十班的大校,暫調至六班的小校,不論是教學、行政、人事的互動氛圍,均有很大的落差。

首先,我看到的是偏鄉小校的「教師工作量」。一位班級導師,在科任課原本可以稍喘一口氣,或備課、或批閱作業、或補救教學,卻因人力不足,必須在科任課時繼續處理行政業務,如資訊公文、辦理午餐種種工作、核算鐘點費、開立支票等,而其中有些工作根本不是「教師專業」的範疇,也難怪一直有一種聲音出現—「讓教師回歸專業」。

此刻正值暑假,原本就是老師的合理放假日,但偏鄉小校老師卻必須隨時待命,例如:不確定何時突然有一份會議或務必派人參加的研習;何時要開會,須湊足人數(偏偏小校人數就很少);何時有新進教師來,需召開會議;何時要招考老師,需要來當委員(偏鄉小校是否有人來報名都不得而知,但卻需待命)。

你說,開會、簽個名,頂多一、二個小時就好了,但來回的車程可能就要數個小時了。一位在很山區服務的朋友曾告訴我,寒暑假時,他三不五時就要回學校,因為行政工作不能停擺,教育局來文就要處理,要找人做事就是那幾個人去分攤呀!上級說的「行政減量」,到底有沒有真正落實?

許多初到特偏、偏遠地區教書的老師,都是年輕的老師,我為他們打抱不平;年輕的老師不該把精力耗費在「對上級行政處理」,而應把時間花在「對下級的學生關注」與「對平級的教學對話」。

偏鄉的另一問題是,該如何真正留住師資呢?目前離島、高山學校都有加給津貼,何不趁著大學的「玉山計畫」之際,思考如何加碼給「國小教師」呢?畢竟他們在培育國家未來的棟樑呀!另外,偏鄉交通不便,返家、返校所需的時間比城區還要久,因此可思考課程的安排時間;也可在合理的範圍內,酌予補貼交通費、生活費、或提供好的宿舍。此外也要思考,如何提升偏鄉教師的成就感、幸福感,這些都可以廣泛蒐集偏鄉教師的意見,做為決策的參考。

民進黨二十位立委將巡迴辦理偏鄉教育論壇,誠心希望他們能確實傳達民意,翻轉偏鄉現況。

(作者為教學訪問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