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解嚴30年 有些地方還在戒嚴

◎ 陳啟濃

解嚴三十年,然而正如作家吳晟所言,威權的遺毒,還留在台灣人的心中。面對中國,更有比戒嚴,殘害台灣的民主成果,來得厲害嚴重。

教育體系還沒解嚴,制度雖然開放,思想觀念卻還停留在黨國時代。從杜正勝擔任部長時,推動同心圓的教育理念,落實本土化愛台灣的鄉土思想,到最近的歷史課程調整,將台灣納入世界體系脈絡中,「黨國思想」即刻復辟,反彈為批評政府的「去中國化」。動輒用「數典忘祖」的罪名,在對於文化、歷史與國家的觀念不清不楚的情況下,讓台灣和中國牽扯不清。

四、五年級生,成長在戒嚴威權時代,對於國家的觀念,更是模糊。那個時代的忠黨愛國、封建觀念,讓許多人只知效忠領袖、黨國,對於中國落伍的灌輸,在開放交流後,轉而對中國產生幻想與羨慕。面對當前台灣旺盛的社會力,由於普遍欠缺民主的經驗,更無法體會自由的可貴,於是會轉為對戒嚴時代,曾經的「秩序」與「安定」假象,存在浪漫的懷想。

解嚴後最大的危機,就是當前面對中國勢不可當的統戰策略。因為開放的台灣,對上封閉的中國,中國運用利益分化的手段,讓接受統戰的台灣人,實質的利益,以及名義上的尊嚴,一次又一次拆解台灣人團結的力量,一步再一步挑戰台灣政府的最大極限。

解嚴三十年,台灣面對更大的考驗,中國利用資金、媒體、外交與間諜,深入台灣民間與國際環境。台灣應充分發揮解嚴的精神,堅持開放、公開與透明的立場,充分讓台灣人認識中共的本質,以及中國的處境,珍惜自由民主的價值,守護三十年來安定幸福的生活。

(作者為水里國中校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