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縮表將打開市場崩潰的地獄之門?

台股-中央社

台股攻上萬點後一直在高處震盪,能否站穩並成為「新的起點」,市場上頗多爭論。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日前表示,台灣金融市場情況應是「萬點是賣點」,關鍵在於美國聯準會升息與縮表,將造成金融市場波動。而聯準會則在上週三決議升息與今年啟動縮表計畫,顯然升息與縮表已經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重大變數與風險。

台股攻上萬點後一直在高處震盪,能否站穩並成為「新的起點」,市場上頗多爭論。(中央社資料照)

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由二○○八年金融海嘯時的○.八兆美元膨脹至四.五兆美元,乃是為了救市透過幾輪量化寬鬆釋出資金的結果。事實上,金融海嘯之後,聯準會與各大央行大量印鈔票挹注市場,有效避免全球經濟陷入一九三○年代般大蕭條,是瀕臨崩潰的世界金融體系之救命仙丹。換言之,全球景氣由衰退而回穩,讓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美國重新獲得活力,啟動需求引擎,進而帶動全球經濟回到成長的軌道,量化寬鬆功不可沒。然而,當病體恢復後,過多的資金猶似過量的營養,反而造成虛胖的泡沫,若不逐漸減重,收回市場氾濫的資金,恐將釀成比金融海嘯更大的泡沫,衝擊之嚴重不堪設想。縮減資產負債表就是收回市場的過剩資金,乃是美國經濟回穩並強勁成長後必須採取的動作。

尤要者,這些年各大央行對市場釋出龐大資金,推升股市、房地產與原物料價格,營造出一波史上罕見的多頭行情,包括美國等很多國家的股市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房地產價格亦飆升至高點,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穩定力量的中產階級逐漸萎縮,進而引發革命、政變,以及民粹浪潮席捲全球,造成政治板塊的大動盪。因此,景氣向上之際,去除市場泡沫更是當務之急,聯準會毅然決然展開縮表行動,乃是負責任的作法。尤其,央行本應擔負促進就業與穩定物價的功能,過度呵護市場,反而可能成為金融市場道德風險的源頭。在經濟茁壯之際,必須讓投資人斷念,不再仰賴央行作為最後的救援者,應該具有盈虧自負的觀念,市場才能步上正軌,由實體經濟的投資取代金融市場的冒險。

然而,縮表加升息意味市場不再有充斥的廉價資金,資金行情可能因而終結。而金融市場的兩大支柱,除了資金之外,就是基本面。以美國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臉書五大科技公司為例,它們是這波多頭行情的領頭羊,市值若是與國家GDP比較,可以排進世界前三十名以內。一家公司的市值可以贏過絕大多數國家的GDP,這不是泡沫,什麼才是泡沫?基金操盤人保羅.辛格(Paul Singer)最近預言,市場崩潰的地獄之門即將開啟,因為今天全球金融系統只在運作一件事情︰槓桿。而縮表最大的問題在於資金行情退潮後,一旦基本面無法支撐金融市場,造成市場泡沫破滅,全球經濟即使未掉入地獄,也距離暗黑的谷底不遠了。因而縮表固然是在做對的事情,但如何進行與進度何在?均須審慎籌謀,方可避免金融市場受到巨大衝擊,甚至造成景氣逆轉。

再來檢視台灣,經濟能否穩定成長與維繫萬點榮景,癥結皆在投資不足,並非缺乏資金,縮表與否,影響不大。據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底,外資累計淨匯入約二○九九億美元,而內資至去年底已連續二十季淨流出,累計金額達二七七三億美元。加上台灣具有高超額儲蓄率,民眾與企業均握有大量現金,若是外資因縮表而流出,只要能夠提振國人的投資意願,充沛的本土資金將可填補外資撤退的空檔。

由此可見,台灣不論因應以縮表為主的全球資金收縮潮或投資不足問題,關鍵均在於導入本土資金投入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政府的重要課題,則是擬訂政策優惠與法令鬆綁,包括租稅改革、獎勵產業轉型與研發、修正一例一休等僵化的勞動法規、化解環保紛爭,以及提高行政效率,做好完整配套,才能讓內資對台灣投資環境產生信心,面對縮表與升息,反而可以逆風而行,走出康莊大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