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共諜案頻傳 衝擊戰略部署

◎ 楊宗鑫

曾任飛彈指揮部的高階軍官涉入共諜案,全台飛彈部署狀況可能外洩,國軍是否持續採用「刺蝟戰術」,值得關注。

「刺蝟戰術」係由美國學者莫瑞在二○○八年「台灣國防戰略的再省思」一文中提出,獲得我國軍方高度重視。其基本立論是,隨著中國飛彈能力在質、量上的精進,台灣就算部署再多飛彈防禦系統,也難以全面阻截,機場、港口勢必遭受攻擊,屆時戰機將無法起飛、戰艦也無法出港,因此無須購買更多戰機、戰艦及防禦型飛彈;應做的是大量部署低價位機動式中、短程地對空飛彈,強化陸面防空系統以對抗中共的海空封鎖,實現「以地制空」,等待美軍介入。

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國軍力圖追求「決戰境外」,即透過增強海、空力量,將交戰空間設定為台灣海峽,當時甚至喊出「島外八十公里迎戰解放軍」的口號,並以採購反潛機、柴電潛艦、愛國者飛彈為執行重點。這套以攻為守的戰略,與過去奉行的「灘岸決戰」思維相去甚遠,引發諸多爭議,最後在三項軍購案預算遭大幅刪減,以及隨之而來的政黨輪替下無疾而終。

馬英九上任後採取「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將決戰境外的思維重新拉回對台灣本島的防衛,改攻勢為守勢,同時也吸收了部分刺蝟戰術的觀點。這套主張無須強化海、空力量,專注發展地對空打擊能力的思維,對傳統軍界而言,或許過於激進;然而兩岸軍事實力懸殊,迫使我方必須採取不對稱作戰,刺蝟戰術中對於飛彈的運用,確有獨到見解。其在我國的具體表現,在於放棄旨在攔截敵方飛彈的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強化中短程防空飛彈之數量、能力及機動性,透過大量部署形成如刺蝟般讓敵人無法近身的防護網,並利用機動性的提升,降低敵方飛彈的精準率。

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國防部復調整戰略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此係取自扁、馬之折衷,即在本島防衛外,同時不忘強化海、空作戰能力。如今飛指部爆發共諜案,是否導致我國戰略思維重回決戰境外,將是後續觀察重點。

(作者為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