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灣已成閱讀弱國

◎ 林玉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一九九五年起,把每年的四月二十三日(也是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忌日)定為「世界閱讀日」,希望藉由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向大眾推廣閱讀。

透過民間和官方所做的國人閱讀習慣調查可發現,國人平均每個月的閱讀時數、閱讀數量、購書量、購書經費,都呈現逐年衰退的趨勢。日本的人均閱讀量一年約二十本書,排名亞洲第一,領先人均閱讀量一年只有兩本書的台灣遠遠十倍之多。

筆者曾於搭日本的地鐵、電車時,發現不少日本人拿著書本或報紙在閱讀,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給自己充電。相比之下,在台灣的大眾交通工具上,看到多是乘客在滑手機。雖說可透過手機閱讀電子書,不過究竟還是少數人才會這樣做,大部分的人多是在看些「輕短小」的網路文章或新聞之類的電子訊息。

借鏡日本的推廣閱讀經驗,我國文化部、教育部也透過經費補助大力推廣閱讀活動,但效果有限。這不是相關部會的錯,而是國人必須先調整自己的休閒活動次序,讓閱讀的時間超過看電視或上網閒聊、玩遊戲的時間。當自己有藉由閱讀提升素質、拓展視野的意願時,再配合政府的閱讀推廣活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加乘效果。

芬蘭是全世界圖書館分布最密集的國家之一,全國五百多萬人口就有一千多間藏書甚具規模的圖書館。週末許多家庭都在圖書館度過親子時光,加上芬蘭政府強化閱讀教育,閱讀便成為芬蘭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也造就芬蘭教育素質冠絕全球的地位。

台灣也可師法芬蘭廣設圖書館,充實圖書與設備,並鼓勵全民閱讀。(作者為高中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