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年金改革 保護國家未來的主人

年金改革,從年改會、行政院、考試院到立法院,終將進入另一階段。而反改革者也揚言,抗爭將由埋鍋造飯進階到遍地藍波。年金改革照理說水到渠成,但小英政府治絲益棼,成為拖垮民調的原因之一,搞到今天的局面,令人匪夷所思。選民支持民進黨完全執政,就是要把動搖國本的不義年金制度徹底翻修,去年大選結束後軍公教也都有年金合理化的心理準備。詎料,小英政府任由蛋頭學者化簡為繁,把反改革者拉來委員會、公聽會「社會對話」,反改革者遂獲鬧場舞台。

反改革者,心知年金合理化勢不可擋,先以「反污名、要尊嚴」為由,捍衛現有退撫待遇。後來,事態愈加明顯,他們其實心存「能撈就撈,能混就混,大家一起拖垮政府」,本質上就是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不顧國家破產,不惜債留子孫。而那些既得利益,乃是威權時代,黨國高層為了鞏固權位,給予附隨人員的酬庸,以作為效忠黨國的示範。可以說,反改革者喋喋不休的信賴保護原則,雇主不是「頭家」,而是踩在「頭家」頭上的「黨國」。

反改革者自稱對國家有貢獻,其實其中不少恰好是威權統治者的幫兇,所謂的「公務員不是普通人」,一語道盡這層詭異關係。他們未曾真正同情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至今恐怕也仍然認為從黨外以來的民主運動是「顛覆」他們認同的「黨國」。回顧歷史,他們的角色是「忠黨」多過「愛國」,也因此他們當中拒絕民主洗禮者,很自然地習於在國民黨的圈子裡取暖,甚至到中國四海同心。許多反改革者,把當年的「忠黨」上綱為「愛國」,如今卻曖昧認同當年的「敵國」,未免太低估更多民眾的智慧了。

反改革者自稱對國家有貢獻,其實其中不少恰好是威權統治者的幫兇,所謂的「公務員不是普通人」,一語道盡這層詭異關係。(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值得慶幸的是,將近一年來,冷眼旁觀的民眾,不為反改革者所動。大家一起走過歷史,難道會不知道反改革者扮演過甚麼角色嗎?他們的言行,彷彿不僅要拖垮政府也要拖垮國家。近來又有一種以退為進的論調:年金改革確實不得不改,但不贊同用搞階級對立的方式處理。說穿了,還是反對年金改革。此論完全搞錯了,年金改革不是階級問題,而是事關轉型正義、世代正義。如果說有「階級」存在,那也不過是少數人企圖延續「黨國酬庸」的利益組合,其所流露的則是「黨國附隨」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太陽花學運廿二人獲判無罪,關鍵在於參與者是基於關切公共利益,抗議行動所造成的危害,小於訴求目的所帶來的利益。準此,反年金改革的種種論調與行動,正好凸顯相反的價值導向。他們是為了個人利益不是公共利益,他們的訴求只會讓國家繼續受害。反年金改革,不是公民不服從,而是「黨國附隨」不服從公民價值,想在民主台灣保留一個「黨國租界」,以供那些黨國的「八旗子弟」悠哉悠哉過生活,受到危害的則是大多數的「台灣子弟」。「減下來到三、四萬塊,絕對沒有辦法旅遊」的人,到底是國家對不起他們,還是社會應該鄙夷他們?

國家的願景在未來,資源應該優先配置於發展經濟、扶助中青年、養育兒少,再加上必要的老年照護、社會福利,沒有理由浪擲公帑供少數人遊山玩水。退休的三萬二一六○起跳,生產納稅的青年勞工平均月薪不到三萬,反改革者猶嫌不足;年金改革隨他們起舞,國力不走向衰敗才怪。年金是照顧,不是享福。反改革者多年來養尊處優,不是靠自己的打拚卻是靠預支下一代的幸福,正好加劇了全球化下台灣經濟連結中國所惡化的貧富差距擴大、社會流動僵化。當前台灣充滿轉型正義的氣氛,當然不容如此不合理的養尊處優。切記,公平正義的價值也許有點抽象,但其社會動能與顛覆力道,絕對足以淹沒「八百壯士」的負隅頑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