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際化VS.中國化

■ 蔡百銓

我國文化建設除了社區營造與「本土化」之外,一直缺乏明確政策與方向。社區營造幾乎等同本土化,抱殘守缺,挖出老祖宗裹腳布(閩南與客家文化),尋根探源,追溯唐山文化,然而卻同時標榜「去中國化」,自我矛盾。個人深信文化建設除了現有「本土化」之外,還應該確認三大方向:人權化、現代化、國際化。

台灣活路是國際化,走向全球、全球布局,然而國際化大前提是必須更有效擴大國際視野。國人國際視野太狹隘,大學生分不清楚樂高積木與戴高樂,早已不是新聞。視野大致集中於中國,走到任何一家書店,介紹中國文化與歷史的書籍汗牛充棟,介紹外國者頗為少見,介紹第三世界者更是難得一見。學術界研究領域缺乏全球佈局,官方沒有矯正措施,國人視野當然大致集中中國。只知中國,不知世界,台商當然大多前往中國。台北如此,高雄必更嚴重。心靈束縛在中國,肉體當然難以動彈。

如何擴大國際視野?學術界惰性太重,難以奢求,只好借重社會教育,這正是地方首長應該努力之處。只要任用得人,必能大有作為。

透過社會教育擴大國際視野,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以非洲為例,就是成立「非洲文物館」,擺設一些非洲文物,配合多媒體設備,在短短半天內,把遊客帶到非洲。目前國內做法是邀請非洲歌舞團來台表演,報銷預算,頂多再辦一場講演或展覽。這是過去跑路政權的擺地攤式的文化建設,搭設空中樓閣,沒有根基,成效無從累積。非洲文化如此,其他文化亦然。

如果體認國際化是台灣唯一出路,那麼文化建設國際化就不能等閒視之。本土化之外,更要前瞻性的國際化。

(作者為真理大學講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